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非獨立辦案的壓力要小的多,沒有權力也不用負責任,幫得了底下的市縣是最好的,幫不了,也不是他們的錯。
柳景輝現在其實依然不用負責任,反而是二十多歲的江遠,變成了專班的負責人。
「死者李媛,在被發現的5個月前,還有通過網絡轉賬的記錄。」柳景輝重新確認了此前看過的內容,嘆了口氣,道:「等於說,案犯首先是綁架,然後才轉化爲殺人,中間還有搶劫的行爲。」
江遠不由想起了譚勇案,那是他早期做過的超惡劣性質的案件了,兇手也是綁架年輕女性,也有向殺人轉化的情節。。。。。
江遠很快將自己的情緒壓了下去,將之轉成邏輯資源,道:「從綁架到搶劫,再到殺人,保留兇器,然後棄屍,案犯每一步都做的很不錯,是否可以考慮認爲,案犯並不是初犯?」
「很有可能。」柳景輝立即表示贊成。
如果將犯罪行爲看成是一個項目的話,項目的鏈條越長,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留下證據就應該越多。像是綁架,就有可能留下繩索的痕跡,或者手銬,或者塑料鎖釦的痕跡,什麼痕跡都沒有,有可能是痕跡消退了,也有可能案犯就是有能力在不限制人身的情況下,將被害人牢牢控制住。
再看影視劇裏,那些被綁架者的各種逃脫,越獄乃至於反殺,可以想象,長時間的綁架受害人,其實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殺人棄屍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棄屍,大部分兇手都會擔心被發現而暴露,所以,往往要在棄屍的效率和完備方面,做一個平衡。
總而言之,江遠不認爲一名新手,能在這麼多個鏈條上,做到目前的完美程度。「兇手可能在死亡時間上面,有意識的誤導了我們。」江遠再提出一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