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坡這邊,楊倫正站在馬栓邊,接過水壺仰頭喝水。
李善急匆匆地從雪道上趕來,一面跑一面招呼楊倫道:“楊大人,您來了海子裏也不跟我這兒招呼一聲。我這…”
他上了年紀,邊跑邊說人又着急,話沒說完就在半道上嗆了滿肺的雪風,踉蹌地咳起來。
楊倫把水壺甩給家僕,朝李善迎上幾步,“李公公本不必特意過來,你們給陛下當差,我的事情不能煩你們管顧。”
他說話自慎,也得體。
李善得了尊重,心裏也有了些底,一邊緩氣,一邊打量眼前這個青年。
他與鄧瑛同年考中進士,既是同門也是朋友,雖然一個入了六科,一個在工部實幹,仕途並不相似,但還是經常被京城裏的人拿來做比較。
楊倫時年二十八歲,比鄧瑛年長四歲,身量也比鄧瑛要略高一些,眉深目俊,輪廓利落,今日穿的是一身藏青色的袍衫便服,玄色絛帶束腰,絛帶下懸着一塊青玉葵花佩,站在寒雪地裏,儀容端正,身姿挺拔,把坡上勞作的閹人們襯得越發佝肩聳背。
楊家一直自詡官場清流派,家風正派,族內崇玉,尚文。
但其實上面一輩的人幾乎都是循吏(1),沒什麼太大的建樹,倒也都混得不差,楊老太爺已經年老致仕,在浙江一處山觀裏清修,過去曾官拜大學士,入過上一朝的內閣。也算得上是讀書人裏的翹楚。但年輕的一代卻不是很爭氣,除了楊倫以科舉入仕之外,就剩下一個年方十四歲的少年,名喚楊箐的還在學裏,其餘的都是紈絝,在京城裏呆不下去了,就紛紛南下,混在老家浙江做些絲綢棉布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