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迎風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國外2 日落大道,餘暉從窗戶灑進來,房子彷彿散落了金粉。 打掃客廳的任務漸入尾聲,黑點點在光滑的地板上來回追着突然闖進來的飛蛾。 許初一覺得有些好笑:“點點,你可悠着點,別磕到碰到啦!” 黑點點更加活躍了,有種不抓到飛蛾就誓不罷休的模樣。 許初一搖搖頭,繼續拖着地。 倏地,咔噠一聲,門開了。 凱爾剛下班回家,就瞧見這樣一幕—— 陌生面孔的東方男孩穿着圍裙,袖口挽到胳膊處,手中拿着拖把愣愣地看着自己。 地板上還有一隻黑色的胖貓在追着飛蛾。 兩人對視片刻,許初一率先反應過來,猜出眼前的這位金色頭髮的俊美男人是三位租客中的那位it家凱爾了。 只不過他比想象中的要年輕,頭髮也更多。 “凱爾先生,您好!我是新來的租客許顧。” 房東先生說過,凱爾中文好,加上其他兩位租客是華人,平日裏他們聊天都是用中文。所以許初一可以與他們說中文。 凱爾提着個包走進來,瞥了眼那隻黑貓:“特維普跟我們說過了。歡迎你的到來,許——” 許初一立即接話:“小許,喊我小許就行!” “你不用打掃,每天都會有清潔阿姨過來的。”凱爾說完這句就上樓回房間了。 許初一望着他的背影,覺得凱爾先生有點高冷。 晚上時,那兩位留學生就回來了。 看見許初一是華人,熱情十足,拉着人在房間裏暢聊。 林智満說:“小許,你也是普利音樂學院的留學生嗎?” 許初一搖頭:“不是,不過我會一點音樂,也會彈一點鋼琴。” “那真是太好啦!我們有時間可以探討一下。” 一旁安靜聽着的衛允弦此時開口,似乎是無話找話:“小許是南方人嗎” 林智満沒等許初一回答,自己就先說了:“就小許這細膩白皙的皮膚,溫和的氣質,一看就是江南那塊地方的人。” “好水養人。” “我以前也是這樣子的,可來了這邊上學都變黑了。” 衛允弦一臉無奈地看他胡說八道。 許初一在他說完後,才搖頭道:“不是,我北方a城人。” 林智満愣了幾秒,上下打量一番:“你確定你十八歲了??!” “對啊。怎麼了。”許初一臉不紅心卻撲通跳。 “沒事,男孩子十八了還能長高。你多喫點。”林智說,“你這小身板風一吹就倒,y國冬天冷,喫胖一點好過冬。” 許初一:“???” 衛允弦:“” 房間靜默下來,林智満不解:“咋啦,我說得不對嗎?” 他看向繃着個臉的衛允弦:“你這喫屎的表情是什麼意思??!” 衛允弦對許初一說:“我們先回去睡覺了。” 說完,他就拉着一臉懵逼的林智満出了房間。 許初一看着被拎着後領的林智満以及抿着脣的衛允弦,覺得這兩個人關係好像有點奇怪。 許初一不再細想,而是揉着黑點點的毛髮。 “點點,我們今後就住這裏了。這是我們兩個的小家。” 黑點點舒服地閉着眼伸了個懶腰。 殊不知,衛允弦把林智満拽回了他自己的房間裏。 關了門,他把人抵在門框上,斂目盯着林智満。 林智満的雙手被禁錮住,無法掙脫:“衛允弦,你這又發什麼瘋?” “阿満。”衛允弦喚他,聲音充滿蠱惑,“我想親你。” 林智満噗呲笑一聲,踮起腳尖,嘴脣如蜻蜓點水般輕輕碰了一下。 衛允弦呼吸急促:“不夠。” 林智満感受到溼熱的氣息打在自己鼻尖,知道衛允弦的火被自己挑起了。 他輕鬆掙開手,雙手勾着衛允弦的脖子:“不能太過了。我明天還要上課。” “好。”衛允弦沉悶地應了一聲,低頭吻下去。 脣舌交碰,呼吸交纏。 林智満被吻得身體柔弱無力,感受到衛允弦的那處地方頂着自己。 他一激靈,靠着一絲理智推開衛允弦,腦袋往後仰的同時放下勾着人家脖子的手。 “不行。”他聲音幾乎帶着哭腔。 話出沒幾秒,林智満的右手被十指緊扣舉高摁在門框上,左手抵在衛允弦的胸前,推搡了幾下。 他張嘴剛想說什麼,後頸突然被衛允弦捏住。 他毫無防備地被人用力一拉,額頭被親了一下。 他聽見衛允弦說:“寶寶,別離開我。” 這話林智満不是 國外3 自那晚後,許初一看兩人的眼神都變了。 喫飯的時候偷瞄,兩人一起走的時候也在偷瞄。 許初一的眼神沒有任何惡意,只是好奇和無措。 林智満實在受不住他這探究的目光,找了個機會問清楚。 房間裏,林智満藉着送水果的藉口來找許初一。 他直截了當地說明來意:“小許,你最近怎麼回事?看我和衛允弦的眼神怪怪的。” 許初一心虛地垂下視線,不說話。 “你遇到麻煩的事了?” 林智満怕他是人生地不熟,想找他們兩個幫忙卻不敢開口。 許初一思索片刻後,下定決心似地問:“智満哥,你和允弦哥是情侶嗎?” 林智満愣了一下,毫不避諱地說:“對啊,我們在一起兩年了。” “你們感情真好。”許初一說。 想起以前的事,林智満笑了下:“幸好我把他找回來了。” 許初一:“?” 林智満大致地說了下:“我和他高考畢業那個暑假在一起的,那時候我們剛成年就一起結伴出國留學。” “一年後,因爲某些原因我們分開了。”他頓了下,“分開有一年那麼長吧。” “但去年他生日時,我們又和好啦!” 他說最後一句時,眼底的幸福都快溢出來了。 “明年夏天,我們一畢業就回國訂婚。” 許初一猶豫說:“家長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