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就說過,在歐美,所謂的“環保”、“動保”,更多的時候是一門生意。
就比如之前那些在大型工程建設中奮不顧身進行各種抗議的環保組織,你以爲他們怎麼這麼閒,不用上班天天去抗議?
當然不是,這其中都是有利益在的。
許多環保機構的背後,都是有關聯的環保評估公司的……
是的,只要掌握了“環保”的話語權,那麼你是不是足夠環保,就取決於你爲他們的評估公司開出的支票。
其他的包括“平權”組織,也都是這種套路——不斷的指責某些公司在員工結構或者產品上對一些“少數羣體”的歧視,然後派駐審查小組到這些公司中,從而獲取利益,後來這些組織在好萊塢和遊戲產業就是這麼做的……你看看暴雪的遊戲角色都成了什麼鬼樣子了。
就連巴倫在英倫的高鐵2號線的項目中,也是軟硬皆施,不但通過強硬的手段對一些鬧得比較歡的“環保”“動保”組織進行威脅,在巴掌之後,也給一顆紅棗——他們出資聘請了幾家與這些組織相關的評估公司,對英倫高鐵2號線的規劃線路進行了評估,幾百萬英鎊的支票開出來,結果就是皆大歡喜。
也是現在英倫高鐵2號線是由英倫第一鐵路集團這種私營企業來實施,能夠進行這種靈活的手段。
換成國有公司的那些“老爺們”或者是“交通專家”來的話,那麼恐怕還會如原時空一樣根本找不準這些環保動保組織的“核心訴求”,從而花費了無數冤枉錢之後,依然令工程時斷時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