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幽篁小築的第十天,我才第一次到鎮上去。
和我同去的是凌風,他本想用摩托車載我去,但我更喜歡步行,何況,假如走捷徑,不經過大路,而橫越過那片山坡和曠野,那麼,只要步行四十分鐘就可以走到,而且沿途都有樹蔭可以休息。
我們是早晨八點鐘出發的,抵達鎮上還不到十點。
這並不能叫做“鎮”,像凌風說的,它不過是個山地村落而已。建築大部分是茅草的頂,泥和草砌出來的牆,小部分是磚頭和石塊,街道(假如那算是街道的話)並不整齊,房子也蓋得很凌亂,大概總共有三百多戶。看樣子,這些家庭都很窮苦,每家最多的東西是孩子,幾乎每個大門口,都有四五個孩子在嬉戲,甚至孩子還揹着孩子,孩子還抱着孩子。全鎮裏最“豪華”的建築就是那所小學校。
這所小學位於全鎮的頂端,顯然是臺灣光復之後所建的,能把教育帶到這窮鄉僻壤中來,實在令人驚異。望着每家門口那些半裸的孩子,我才真正領會義務教育的必需。學校是磚造的平房,有一道矮矮的圍牆,掛着“××鄉國民小學”的招牌,裏面總共只有六間教室、一間辦公廳,和一大塊名之爲“操場”的空地。操場上豎着一根旗竿和兩個單雙槓,還有一塊沙坑。這就是學校的全貌。另外,就是在操場對面,一排五間的教職員宿舍。
現在正是放暑假的時候,每間教室都空着,門也鎖着,但仍有不少的孩子在操場中游戲,爬在雙槓上,或滾在沙坑裏,包括一兩歲的孩子都有。
“這就是所謂的鎮,”凌風說,“我告訴你的不錯吧?簡直沒有東西可看。”
“仍然有很多東西可看,”我說,“這是另一個世界,如果我不來,永遠無法想象一個山地村落。”
有兩個孩子打起來了,他們滿地打滾,撲打着對方,打得激烈而兇狠。
“看他們!”我說,“教育這一羣孩子一定是個艱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