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柒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愛青把名字數目寫上去,讓領到錢的社員點清楚錢,再按上手印就算完事。
來領錢的大多是家裏的女主人,一年的辛苦都在今天得到了回報,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這時候也正是適合辦喜事的時候。
林愛青在給登記的時候,就聽着好些社員在說秋後收媳婦嫁女的事兒,還有好些請她過去喫喜酒的,林愛青都一一道了恭喜,到時候去不去還得看時間。
“林愛青同志,你還認得我嗎?我是你姐的同學。”等錢糧分完,林愛青就準備跟滿妞一塊兒去供銷社,正準備走的時候,被一個女知青給攔住了。
這位女知青不是白灘坪的知青,是棉紡廠的職工子弟,林衛紅的同學,最開始跟林衛紅一起鬧着要下鄉的其中一個,這位算是她們的帶頭人。
因爲林父林母阻止林衛紅,還以學生代表的身份,去勸過林父林母,說是勸,其實是大義凜然地譴責林父林母沒有集體觀念,不支持國家政策,覺悟不夠。
說句實在話,林父林母他們這一輩人,是對國家對集體最忠誠的,思想覺悟最高的一批人。
林大哥當初是運氣好,因爲打小跟着林父,不管是開車還是修車的技術都好,直接被廠運輸隊要了過去,不然早就被林父林母送下了鄉。
把孩子送去鄉下,當然是心痛又不捨,但國家需要,他們就沒有半句二話,但這些年來,政策寬鬆了許多,從六九年起,就有知青陸續通過招工、頂職和病退三項政策回了城。
棉紡廠裏職工,也漸漸活動開來心思,想方設法地把孩子留在身邊,林父林母是無私,但聽多了知青在鄉下的艱苦,要面對骨肉分離,林父林母也奉獻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