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喫葡萄的狗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70年代,北方某城市
李清風一大早起牀,穿上自己那件打了幾個布丁的土布衣服,就開始圍着廚房忙碌,生火,和麪,燒水,炒菜,一家子6口人的伙食,全部由李清風負責。
看着菜板上放着一個麪糰,李清風洗了洗手,便開始了揉麪的工作,說是面其實就是玉米麪加紅薯以及一些雜糧混合出來的麪糰子,裏面的白麪成分少得可憐。
用這團面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大名鼎鼎的窩窩頭,是當年勞動人民的主要喫食。
這玩意的味道怎麼說呢,可以用難喫來形容,這玩意不但難喫,而且還喇嗓子。
別看就這玩意,裏面沒有多少白麪成分,那也是不少人都喫不上的好東西,往農村看看多少戶人家,現在每天的主食還是傳說中的黑窩頭呢。
熟練的用手將切好的小麪糰搓成一個圓疙瘩,順手將大拇指在麪疙瘩中間鑽上一個深洞,順勢一捏,一個窩頭就做成了,將做好的窩頭放到一邊,繼續下一個窩頭的製作。
將麪糰全部製作成窩頭,李清風利索的走到土竈旁,隨意且熟練的將土竈裏的爐火點起來,在等待着火燒起來的那段時間,神遊天外的李清風心情十分複雜。
想想兩個多月前,李清風還是二十一世紀的有爲青年,家裏是當地的拆遷戶,剛剛普通一本畢業,埋頭苦讀一年就順利上岸,即將成爲一位優秀的公務員時,一眨眼的功夫,老天爺就給他弄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來當一個男保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