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之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最主要還是油好。今天拉回來的油她開了一桶花生的,做菜那個香,讓她自信心暴漲。 “我跟你爸網購了點豆油和花生油,今天的菜就是用花生油做的,等下你們都那兩桶走,我們也喫不了那麼多。” “我跟你們說啊,這油就是我們以前農場產的那種,原滋原味沒添加沒勾兌,可香的咧,是真正的好東西!” 同樣的對話,在華國各地的餐桌上都有發生。有人還特地用其他品牌的食用油做了比對,發現烹飪出來的菜餚味道果真不一樣,荒漠農場出品的油就是特別香。 有人懷疑這是科技狠活,找了幾家檢驗機構測定了成分。結果出來讓他們大喫一驚,荒漠農場的油不但沒有添加其他成分,本身的營養指標還比市場常見品牌要高,是真正意義上的質優價廉! “給各位老鐵介紹個寶藏品牌,就是這家叫荒漠奇蹟農場的……” “這是咱們西北荒漠裏的國營農場,一直堅守到在戈壁灘上,還種出了大豆和花生。” “咱自己做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用的材料紮實,味道也是槓槓地……”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發佈者。即便農場沒給一分錢廣告費,可“堅守戈壁灘”、“荒漠種菜”、“自產自銷”、“國貨之光”之類的概念已經足夠引發關注,這讓許多up主自願蹭熱度搞宣傳,給農場散播小廣告。 還有更細心的人,竟然翻出了巴小霸和h7f發佈的做飯視頻,一幀一幀地定格比照,終於發現那個笨笨的小掃地機,當初用的就是荒漠奇蹟牌的食用油,而且做出來的食物的確十分誘人。 網友:哈哈哈哈哈啊?竟然還是個廣告!? 就……怎麼說,雖然是廣告,可惜拍的十分不成功,完全偏離了廣告的重點。 而且也不能怪他們眼拙,實在是荒漠奇蹟牌的外包裝實在太過普通,普通到誰也沒想到那是一瓶食用油,尤其瓶身那團高糊戈壁灘背景,簡直和櫥櫃完美整合,根本分不出彼此了! “不糊不行啊!” 王烈苦着臉跟週數解釋。 “要是真不做處理,我怕外面的人會通過這張照片發現端倪,就這我還是跑到一百里外的地方拍的呢。” “不過好在口碑算是出來了,現在網店的排單到下個月,這一季的貨肯定不愁賣了。” “提純機的事兒怎麼樣了?” 週數翻了翻王烈遞上來的報告。 “是準備試產一部分二十二烯酸嗎?用榨油生下來的豆餅?” “是的。” 一說起這個王烈就十分興奮。 他也沒想到榨油剩下來的豆餅還能扔進提取機中再利用! 寧小統的系統獎勵真是絕了,完美貫徹了物盡其用的環保方針,雖然產出的dha沒有放原料花生大豆的時候多,但這畢竟是白來的副產品,等於在原料深加工之後又回收利用,開拓了新的產品線。 不過這樣一來,農場養豬的計劃又要往後推,因爲提取儀把餵豬的豆餅都給佔用了。反正養豬也是爲了消耗剩餘材料。現在剩餘材料有了新用途,還可以節省人手去幹別的。 王烈覺得他們這隊人跟着周隊出來這大半年,簡直十八班武藝都要練出來了。 養豬種地開榨油廠,偶爾還要帶孩子去南海東海逛一逛,這可真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特勤員。 “那你好好準備一下吧。” 週數點了點頭。 “但不要大張旗鼓地搞宣傳,咱們農場主要還是以完成任務爲主,集中力量在微型反應堆和高能電池,產品這塊暫時還不能太惹眼。” 週數想要低調,但卻無法阻止他的對手花心思琢磨他。 就像老何之前擔憂的那樣,社交媒體上的自發宣傳很快引起了國際企業的注意。 “這一季度的銷售率爲什麼下滑了?” 負責利得來食用油業務的首席ceo,在例行的業務會議上破天荒地拍了桌子。 “你們都啞巴了麼!?業績降了,誰能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 一衆下屬猶如鵪鶉,默默縮在座位上不吭聲,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利得來公司魚尾獅國利來國際集團與國際四大糧商之一的大米國哈德孚公司合資成立,多次利用哈德孚公司操縱國際糧價的機會搶佔市場,大肆併購,在很短時間內已經成爲華國壓榨領域的霸主。目前利得來公司在大豆壓榨行業的市場份額超過20,並擁有自己的海外農場,可謂上中下游通喫。 這一季度利得來的銷售額的確有所下降,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市場原本就是會有起伏的,總不可能一直上升。 在座的衆人都是這樣的想法,他們有些不理解爲什麼ceo會這樣小題大做。 “你們一定會覺得我是在小題大做。” ceo戳穿了下屬們的心思。 “你們覺得市場有漲有跌很正常,但我告訴你們,這根本就不正常!” “國際市場的原料降價,我們的生產效率在提升,在大猴國新建的工廠壓低了我們的人力成本,那爲什麼我們銷售額反而下降了?是這個季度華國人集體不喫油了嗎?” “並不是!” 他嚴厲的目光看向坐在下首的業務部總監,那張從來都是神采飛揚的臉上,如今沒有一絲笑模樣。 “安德魯張,你說。” “我……” 其實這件事,在場的人都知道,可是之前誰都沒有將那兩家本地土著當回事。 他們爲之工作的是世界著名糧食加工商,幾乎獨佔華國食用油加工市場,在華國已經是獨孤求敗了。 華國不是沒有自己的壓榨企業。在“大豆戰爭”爆發以前,華國有很多國有、合資、私營的榨油企業,品牌也是百花齊放。 可瘋狂的大豆價格摧毀了這個局面。國際糧商在國際市場攪風攪雨,致使大豆價格如過山車一樣上下起伏,華國大豆壓榨企業幾乎全軍覆沒,而利得來公司就是趁着這個機會大舉進攻華國食用油加工市場,通過新建、收購華國榨油企業迅速擴張,參股或控制多個知名食用油品牌,幾乎壟斷了華國人的餐桌。 華國企業自然也不服輸,許多幸存下來的加工企業也曾雄心勃勃,想從原料和品牌下手,奪回華國市場的主動權。 可利來國際背靠哈德孚集團,無論從原料來源,還是市場波動,利來都能掌握第一手消息,更別說它還在南洋建立了種植農場爲自己提供原材料,低廉的價格和高調的營銷,再加上不計成本地兼併收購,幾乎把華國的對手都擠兌出局了。 最終,這些公司大都鎩羽而歸,或者僅能維持極低的市場佔有率,不死不活地經營。 在華國食用油市場中,利得來公司就是霸主! 因此,當兩家華國榨油企業露頭的時候,利得來的銷售總監只是高冷的笑了笑,根本就沒在把這兩個土貨當回事。 啊,不,也不能說完全沒當回事。至少那家叫“津南”的食用油製造公司成立的時候,銷售總監還是稍微關注了一下的。 倒不是他覺得“津南”能夠動搖目前市場的格局,主要是因爲“津南”公司的創始人是富豪王家的子弟。王家人高調進軍食用油加工行業,銷售總監還以爲這是王氏集團的新動向。 後來再一打聽,原來是個不入主流的小角色,預支了自己未來二十年的信託基金,離開家族搞創業去了。 這就……完全沒有關注的必要了。 彼時的銷售總監正在酒吧,聞言晃了晃加了冰塊的威士忌,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蔑。 “溫室裏的花朵,以爲有錢就能搞出點明堂,殊不知掏出來的那仨瓜兩棗還不夠一年虧進去的。” 至於那什麼農場……聽說還是家國營,也就在荒漠賣賣情懷,風頭一過就滅了。 時至今日,安德魯張也是這樣想的。他自始至終就沒把這兩家華國企業當成競爭對手,他不明白爲什麼ceo這樣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