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之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稱讚,打從他青春期以後就從來沒落到過他的腦袋上,唯有在夢裏才能聽到。 所以……他……是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心跳驟然加速,徐南星的呼吸也跟着急促了起來。 他隱約想到了一種可能,但又不敢相信,畢竟這個奇蹟他等了太久太久,久到他自己都已經開始絕望了! “讓我,起來。” 他着急地對醫生說。 “讓我,看看!” “我想,看看!” 心中着急,身體卻翻不過去。 因爲臂骨和腿骨骨折,徐南星被石膏和鋼板固定成一個特殊的姿勢,移動是很困難的事。 但他還是憑藉一腔毅力,在護士和病友的幫助下勉強坐了起來,目光緩緩移動到自己的下腹部,然後瞬間瞳孔收縮! 行了,是真行了。 之所以他自己沒覺察,是因爲鎮痛藥麻醉了他的神經,讓他沒有關注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但眼見爲實,不知道是不是親眼見證了奇蹟,他現在腦中竟然也生出了陌生的感覺,那是來自本能中的原始衝動! 但……怎麼可能呢? 就在48小時前,幾乎所有的醫生,不管是大醫院還是江湖診所,他們都說他這種先天性障礙沒什麼好辦法醫治。 那個南洋藥店吊毛還嘲笑他,說除非遇到機緣,比如外星人或者傳世古方什麼的,不然他就是天閹,不讓出家修行! 等等,傳世古方? 徐南星想到了差點噎死自己的那顆大藥丸子。 那個小孩怎麼說的來着?某上古宗派遺留下來的藥方,可以引氣通竅……那他之前覺得身體裏有小氣泡衝擊,有時候還又疼又爽,這應該是通了天竅了?! 啊……這真是一種新奇的感覺,在徐南星27年的人生經歷中,頭一次理解了什麼叫血脈噴張。 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褲子,因爲腿骨受傷他被打了石膏,病號服換成了一條寬大的短褲,但這絲毫也不影響他觀察自己久違的兄弟。 起來了!真的起來了!原來他也做得到! 其他的病友都是一臉羨慕,圍過來操着本地預言,試圖套出他的經驗心得。 但徐南星一概聽不見。他就這樣側着身,保持着一個奇怪的姿勢,兩隻眼瞪到乾澀也不捨得眨一下,癡癡地盯着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啊……原來他竟然還不錯。 靚仔星這個名字果然還不夠配他,他以後的外號就叫大雕星吧。 他樂顛顛地用手機自拍留念,還拜託其他的病友幫忙擺拍,然後瘋狂發羣和朋友圈,通訊錄中的每一個人,恨不能舉着大喇叭證明自己已經變身成功。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僱妹證明的衰仔,他是真正的純爺們,直播可證!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看他直播一柱擎天,尤其許多和胖頭星不對付的傢伙,陰陽怪氣地說他去南洋做了假體手術。 徐南星氣爆了,舌戰羣酸大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關鍵性問題。 ……就他這個效果,是一時的還是永久的啊?他是不是還應該繼續服藥?藥停了之後會不會又被打回原型啊!? 一想到曾經苦澀的記憶和衆酸人的陰陽怪氣,徐南星瞬間就開始恐慌。 雖然進了南洋醫院,但他真沒搞什麼男科手術,他是實打實受了木倉傷的! 不行!都說是機緣了,他可一定要牢牢抓住,絕對不能再回到從前! 想到這裏,徐南星就開始翻衣兜。 他記得之前在貨船的上的時候那小孩給了他一張名片,應該還在吧還在吧還在吧?! “你,找什麼?” 馬國醫生問他。 “名片啊!仙師給我的名片,我要繼續買靈丹!” 馬國醫生:…… 徐南星:……媽的忘了,這醫生能聽懂! 但話都說出去了,再想收回來肯定不可能。 徐南星亡羊補牢,索性要求醫生幫他檢查一下男性功能,看看到底是不是假象。 檢查結果當然很理想,理想到馬國醫生一臉羨慕。 “你是,先天,現在能,恢復,這是,奇蹟!” “你這樣的,能治,我也能!” 徐南星:…… 他果然不是孤單的! 於是當馬國病友追問藥丸子的來源和用法時,徐南星也沒掖着藏着,把那小孩當時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一顆能頂兩年,10年一個療程,一顆2萬塊。” “十萬塊,能這樣,值得!” 值不值,反正大家心裏都有本賬。 但徐南星覺得自己一分鐘都不能等,他按照名片上的電話撥號,在電話接通的瞬間,他扯着嗓子喊道。 “仙師,您就開個價吧,多少錢我都買!” “一顆不是能管2年麼,先給我來四個療程,啊不,五個療程,喫不完的我留着當傳家寶!” 遠在農場,剛剛接聽電話的週數:……? 新藥廠 下一章 接到電話的時候, 週數是真心一臉懵,還以爲是遭遇了最新型的電話詐騙。 他想也沒想就掛斷了電話,結果每兩秒鐘電話鈴聲就又響起,一接聽還是那個操着南島口音的人。 “仙師, 有話好說, 有話好說啊仙師!” 電話那頭的男人一臉訕笑。 “別的先不說, 您先把神丹賣我點吧, 我都已經喫了一顆了, 好歹也讓我喫完一個療程吧,您行行好,好人做到底。” “我可以付現金,轉賬,匯款付款寶什麼的都可以,加價也行, 您看着給我幾顆怎麼樣!?” 什麼玩意,有病。 周主任繼續掛電話。 但電話還是鍥而不捨地不斷響起,吵得周主任完全沒辦法辦公。 這部電話是新設的, 屬於即將投產的荒漠奇蹟藥廠。 因爲藥廠目前還隸屬於農場名下,主要爲了寧小統。 只不過農場的規模有限,每次只能承接一個項目進行聯合研究,想要申請需要提前提交立項報告並排隊,還要看農場那邊的意向。 說實話,這對農研院的各位專家研究院來說,簡直可以說是態度傲慢了。 可偏偏大家都沒什麼異議。 畢竟張芸教授團隊的成果就擺在眼前,據說從育種到改良農場出了大力,是人家自己攻克了最艱難的性狀篩選和融合環節,態度傲慢點無可厚非。 “要保持謙卑是咱們。” 張芸教授意味深長地跟同事們分享心得。 “一山更有一山高,水平和能力不看年齡,不要以爲我們能坐在這裏給博士生碩士生點評論文,就已經站在行業的巔峯了,你們在農場會見到更廣闊的天地。” 張教授都這樣說了,其他人自然也都心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