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小魔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66年——
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崩,無子。
因桓帝在位期間,崇信宦官,又加封侯覽、曹節、王甫三名宦官爲公候,因原本“五候”中左倌病死,其餘宦官並稱或“七候”,桓帝崩後,七侯欲立同他們關係密切的渤海王劉悝(kui)爲帝。
時有太尉竇武、陳蕃與士人荀昱、劉表等人因德行卓越而並稱“十君子”,竇武之妹竇妙爲桓帝皇后,不願素來與其不睦的劉悝登基,遂聯絡包括竇武在內的十君子和諸多外戚與宦官相爭,要依律立解瀆亭侯劉宏爲帝。
雙方相持不下,最終大打出手,門下收羅的“無雙”勇士暗中在洛陽進行了一場大亂鬥,後稱“七候戰十君”或“黨錮之禍”。
因劍聖王越彈壓之故,雙方均未把鬥爭擺上明面,最終“十君子”獲得勝利,竇武迎年僅十歲的劉宏爲帝,稱漢靈帝,而後自封大將軍。
殘餘宦官勢力向升爲太后的竇妙搖尾乞憐,得以身免,而竇武爲使自己地位穩固,將其他君子以定策有功之名向外分封,一時洛陽朝局再次爲外戚勢力把持。
同年,塞外大災,胡人鮮卑入塞,匈奴與叛羌紛紛響應入寇,幽、涼、並三州同時告急。
朝廷拜後將軍張奐爲護匈奴中郎將,以平三州之亂,張奐自往胡患最重的幷州,派遣屬下分別前往涼州與幽州於當地募兵。
涼州有豪士名董卓,統領一州遊俠,時任武威羽林郎,率部接受張奐招募後,不出旬月便將叛羌剿滅,張奐大喜,表爲別部司馬,官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