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小魔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78年——
熹平六年末,洛陽大瘟始解。
由於防護和隔離措施得當,加之從各地趕來的醫者羣策羣力,一場席捲司隸,原本可能死亡數十萬的瘟疫在幾乎沒有造成傷亡的情況下告一段落。
雖然各處仍然有病人受到隔離,周邊相關消毒防疫的措施也沒有停止,但洛陽的大部分區域已經停止了戒嚴,具體原因的話,是那些著名醫者聯名宣佈,此時殘餘的瘟疫已經完全失去了傳染性,而朝廷方面再也沒有新的感染者這一調查結果也證明了此事。
另外,雖然太平道因爲被朝廷扣上了“感染源”的帽子而不得不將自己的勢力撤出司隸,但他們對於洛陽周邊的“符水”和“九花玉露丸”供應卻不曾斷過,明眼人皆能看出那所謂的“感染源”只說僅僅是朝廷急病亂投醫之舉,瘟疫消除之後,大概便會裝作無事發生。
在處置瘟疫的過程中,“劍聖”王越的威望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十常侍”見縫插針攬財的行爲卻惹來諸多做實事的官員和士人的不滿,尤其是他們在確定瘟疫已經解除後,將真正出力者踢走,轉而用自己人鳩佔鵲巢接受皇帝表彰的貪婪之舉。
“……詔曰:朕以幼衝,奉承洪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洛陽染疫,遍及司隸。永懷悼嘆,若附淵水,咎在朕助不逮……”
洛陽西市正中,立起了一座高臺,有數位禁軍把守,其上正有一名口齒清晰,聲音洪亮的年輕宦官在宣讀皇帝的“罪己詔”,或許是因爲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稱“朕”,令他頗爲激動。
“玄德,那傢伙在說什麼?”
與那高臺遙遙相對的一間酒樓之上,劉備與公孫瓚正對坐小酌,或許是爲了和劉備那對黑白雙劍打擂臺,公孫瓚隨身帶着的,是一杆會散發出隱隱紅光的粗獷大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