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的風貌, 和過去的那麼多個朝代,是不一樣的。
至少鶴唳對此很有發言權, 戰國、漢、唐、宋,她隨着每一個歷史的頂點過來, 每一步踏過來都俯視衆生, 喜怒哀樂民生安亂, 她看得清楚。
鄭和啓程的時候, 並不是上來就是萬噸寶船,京杭大運河再牛掰, 一氣兒也喫不下這個噸位,沿途的拱橋也不答應。各色貨船綿延十里, 裝得全是永樂大帝對ONEPIECE的拳拳之愛, 還有的就是像驚蟄這種帶點投機取巧的皇商之流。他們“自願”將大量的貨物“佈施”到海外,宣揚大明國威,相對的也能加強他們所代表的家族在國內的特權。
當然次數多了, 也有人從中偷偷摻私貨,在規定的量外多攜帶一些商品,以國內人想都不敢想的價格出售給海外那羣“蠻夷”,只要有命拿回來花,那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航海富三代,翻船毀一生。這話到哪都不假。
水路從北京到江蘇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中途還需要大量補給,因爲各處都有訂下了還需要上供的物品,北方皇家工匠的瓷器琉璃, 南方皇室特供的綢緞摺扇,那都是必須拿出去秀一秀的東西。
綿延十里的貨船首尾相接緩緩啓動的時候,運河今日今時的整個河段都是完全封閉的,兩岸的人或羨慕或興奮或憤恨的看着那支皇家船隊囂張開拔,可再怎麼也遮掩不住因爲心潮澎湃而露出的笑容和歡呼。古來這樣大規模運出去的貢品大多都用以敬獻番邦得獲短暫和平,卻沒想到今時今日能看到國家國力富裕到三番五次去揚國威。
明朝百姓的自豪感大概在崇禎以前都是處於古人水平線上的,連散財童子都當得喜笑顏開。
鶴唳站在岸邊,雙手輕握,昂首挺胸,冷眼看着。
驚蟄所在的船就在眼前過去,船上除了來來去去還在碼貨的船工,並不見東家驚蟄,反而有兩個熟悉的身影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