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起百姓……其實這個詞出現的時候,平民是沒有姓氏的,在當時,百姓指的就是權貴階層。”
“那時候的姓氏,一般還只有繼承人才能繼承,比如說春秋時期,只有諸侯的長子纔可以繼承諸侯的姓氏,而諸侯其他的兒子,就只能被稱爲‘公子某’,而諸侯的孫子,則叫‘公孫某’,至於公孫的兒子,有些直接就拿公孫的名字來當做姓氏了。”
……
以前的歐洲,知識被教廷壟斷,而以前的中國,知識其實也是普通百姓接觸不到的。
至少,穆瓊不管講什麼,都是這些孩子沒有聽過的。
甚至於,很多就連傅蘊安也不知道——傅蘊安雖然小時候讀過許多書,但後來一直生活在國外,對國內的歷史之類,也就沒有太深的研究。
說實話,即便是穆瓊……他的知識其實也並不如何豐富,他們這些出國的人裏,魏亭的學識才是最豐富的。
他從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四書五經都是會背的,這一點穆瓊拍馬都比不上。
於是,最初是穆瓊一個人給那些孩子上課,漸漸地就變成一羣人一起講學了。
路上,穆瓊還陸陸續續寫了很多文章,這些文章多是短篇,什麼類型都有,有些是他準備到了歐洲之後發表的,又有一些,則是他打算帶回國內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