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仁聖帝薨 (第1/4頁)
青山有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年前,燕雲之地的百姓只知道有石家,不知道有皇帝,平洲、雲州、幽州駐紮了十幾萬兵馬,而且這些兵馬都是兵強馬壯,戰鬥意志旺盛的強兵,而不是趙國公治下那種虛報喫空餉的懶散軍隊。
石敢忠勇無雙,天下無人不知,而且還立下誓言,要踏平整個北境,讓邊境再無外族的侵擾,因爲有他坐鎮邊境,雖然大夏與北夷、北遼還戰爭頻繁,當兩方也是能打得有來有回,大夏不再是隻能被蠻夷欺辱的國家。
那時候的石敢說是整個大夏朝的英雄也不爲過。
可是仁聖帝不想打仗了,雖說給北夷和北遼納貢有損國家的威嚴,會被認爲是屈辱之事,但是仁聖帝算過賬,納貢遠比打仗划算。朝廷再這麼與北夷和北遼耗下去,根本就支撐不住,百姓的賦稅早就被盤剝到了極致,最好的辦法就是偃旗息鼓,對北夷和北遼求和,花些銀子,讓邊境不出大事便好。
至於燕雲的百姓會被蠻族侵擾,甚至偶爾會被屠殺,仁聖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放任。若是犧牲燕雲邊境三洲的百姓,就能換來整個大夏的安穩,仁聖帝是願意的。
但石敢不願意,他一腔熱血,一定要踏平北境,他認爲只有打得蠻夷不敢來犯,只有打得整個北境都是大夏的領土,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長遠的安穩……
可仁聖是個獨斷專權的皇帝,而且政治手段狠辣,既然決定要選擇納貢換取邊境戰士的安寧,就一定要不擇手段的貫徹到底。
君臣爲此爭執不休,石敢一腔忠心和熱血,不肯退讓。沒有石敢的支持,仁聖帝若是強行推行給兩夷納貢之事,一定會引起朝臣的反對,搞不好還會被罵成亡國之君,這樣的事情,仁聖帝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石家雖然沒有謀反之心,石敢的忠臣雖然也毋庸置疑,但是石家當時儼然已經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權利,仁聖帝發現,只要石敢不願意接受納貢的國策,不願意削弱燕雲十州的軍力,仁聖帝發現自己竟然拿這個耿直的石敢一點辦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