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六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消費者已經形成使用習慣了,貴也是整個鏈條一起漲價,最後喫虧的還是消費者,商家只能陪着,熬着。
冬天,蔡根很少買青菜,基本上和肉類一個價,那還不如喫肉呢。買了點帶魚,買了點雞腿,最後看到賣羊雜的很乾淨,又買了一些羊雜,老婆很喜歡喝羊雜湯,兒子也不挑食。
喝湯喫麪食,還得買饅頭,一家很有名的饅頭攤,1元錢4個,很便宜,蔡根也跟着一起排隊。
還有3個人就到蔡根的時候,來了一個要飯的大媽,破衣囉嗦的棉襖,都露棉花了,身上還纏着很多塑料袋,可能是爲了禦寒吧。
臉上髒兮兮的,頭髮卻很整齊,滿臉的皺紋,非常顯老,在城裏人來說,不到八十歲老不到這種地步,不過看大媽身體還很行,風餐露宿比較顯老吧,肯定沒有八十多。
蔡根以前就聽過一個說法,要飯的,沒有要早飯的,但凡能夠起那個早,就不至於要飯。記不得是誰說的了,真想給他一個大嘴巴子,就早市人多,要飯的不起早,去哪裏要飯?去超市商場嗎?保安也不讓進啊。
要飯的大媽手裏拿着一個破鐵茶缸,一邊抖着鐵茶缸,一邊嘴裏顫抖的唸叨着,
“行行好,好心人,幫一把。行行好,好心人,幫一把。”
有幾個硬幣在鐵茶缸裏,撞擊聲很明顯,吸引人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