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月球第一基地,陳曦正在她收拾得滿滿公主心的臨時宿舍裏打着視頻電話,號碼顯示撥通後,大概一秒鐘左右卓明謙的身影便投影在了對面的牆上。
蒂姆·庫克判斷的沒錯,十年時間有爲的確改變了世界通信業的格局。
隨着全息技術、長途信息傳輸技術、數據壓縮解壓技術的升級以及跨空間中繼線路的鋪設,已經成功將地月之間的通信時間壓到了一秒之內。
要知道按照地月之間40萬公里的距離計算,即便不算中繼衛星跟信息途中無數設備接受、轉化、傳送信號消耗的時間,就是純粹的光速來一趟也需要大概128秒,簡單來說信息傳遞超越光速了。
而且地月之間的距離太近了。並不能完全體現出這項技術的強勢。理論上來說如果未來火星環境改造計劃成功,只要鋪設足夠多的跨空間中繼線路,火星到地球的信息傳輸也能做到即時通信。
如果更進一步,還能在地球到火星沿路鋪設足夠多能連接跨空間中繼器的信標衛星,那麼慢速飛船也能在航路節點跟地球進行實時交互。
由此可見這項技術有多麼偉大。
當然過去的十年本就是科技發展井噴的時代,而且如果有心人歸納一下的話,會發現所有這些技術都是爲了實現文明太空移民而發展的前置性技術。就比如超光速信息傳遞速度。
想想看吧,按照火星跟地球軌道,當兩者之間信息傳遞速度會在三分鐘到半小時之內搖擺的時候,對於地火之間的聯繫會多讓人惱火。在遠地點想給地球打個電話需要等待半個小時才能接通,對於習慣了互聯網時代的人來說,這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火星距離地球還不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