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跟被重點關注的陳曦不一樣,同樣經歷了在逃生艙裏使用麻醉藥劑陷入昏迷的杜邦勒此時還是懵圈的狀態。
雖然逃生艙裏的麻醉藥劑經過嚴格確認的,而且逃生艙內的電腦還會自動根據坐進艙體內人的體重以及近期健康檔案,來釋放相應的麻醉藥劑,最大程度的保證逃生艙內人員的健康,但副作用還是在所難免。
之所以要讓人在昏迷狀態下度過最初的72小時,是因爲根據智腦的模擬判斷,太空中如果浮空船失事,前幾個小時是最危險的。所以這是一種很人性化的行爲,萬一在昏迷中死去的話,不需要體驗那種無助的痛苦。畢竟在太空浮空船出現問題,對人來說的確是殘酷了些。
之所以要定72小時不管是否獲救都會甦醒,是因爲昏迷更長的時間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可逆的影響。生物芯片跟納米機器人也無法修復那種。簡單來說就是,既然過了72小時都還沒死,說明命還是挺大的,那就再起來折騰一個月吧,說不定就能獲救了呢?
一般逃生艙的生命維持系統都是一個月,部分高配的逃生艙上,會設計成三個月。
比如亞歷山大號上就是三個月的高配逃生艙。不是杜邦勒的面子足夠大,主要是他當時給的足夠多。其實在三月看來這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爲亞歷山大號屬於近地浮空船,最遠也就是在地球跟月球之間轉轉。
距離地球如此之近,如果一個月都沒找到,那三個月估計也是找不到的。所以生存時間延長兩個月,只是增加自己的痛苦而已。
到是一些適合執行遠程任務的浮空船,需要三個月的高配逃生艙。比如臨湘號。
當然這些事情基地一般不會去解釋的,只要有人願意給錢,就是生命維持系統能持續半年的逃生艙也是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