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個好消息則是由夸父號實施的“火星增重計劃”成功了。
沒錯,“火星增重計劃”就是互聯網上對將c/2012 un271引導進入火星軌道的簡稱。網友雖然是萬能的,但沒誰喜歡去記那些數字跟字母混合的編號,所以給個外號,自然顯得更親民。這則好消息則跟普通人的距離稍微遠了些。
當然基地內部是知道這項計劃的成功具有多大的意義的,整個科學界同樣極爲震撼!
不談改造火星本身,這更是人類文明第一次成功人爲改變太陽系中型星體的運行軌跡,所以這也意味着人類未來將掌握改造星系的辦法。
想想看吧,如果由女媧號負責的土衛二遷移計劃同樣能成功,未來人類在擁有了火星之後等等更多的宜居星球之後,科技再次躍遷,生產出更龐大的船體,說不定就能尋找到合適的星系,然後按照太陽系的佈局來重新將適合的行星放到適合的位置上,創造出更宜居的星球。
甚至可以在不干擾整個星系運行的情況下把本來不太宜居的行星移動到宜居帶上。甚至未來當人類走出太陽系的時候,考慮的將不止是尋找宜居星系,而是如何改造宜居星系。
一個詞的差別,但效果卻是千差萬別。
恆星系統在宇宙太常見了。
僅僅是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根據估算最少就有兩億多個恆星系統。如果改造星系被證明可行,這兩億多個恆星系統哪怕只有一半適合改造,那麼人類文明完全可以一邊去探索,一邊經營銀河系。
最開始可能會慢了些,人類人口基數跟製造能力擺在那裏。但這種開拓跟發展可是指數級的。只要有足夠的資源,人類繁衍的速度在自然界並不算慢。如果改造第一個星系要花費漫長的一個世紀,那麼當人類開始改造第二個星系時,可能只需要半個世紀,之後可能是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