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的產量不算低,而且對自己的作品也是愈加滿意,在這種不斷輸出之外,你的輸入管道是什麼?還有一個難點,如何擺脫“輸入”類似錢鍾書風格的影響?
就是看書,看雜誌。在2005年以前還會看小說,但2005年之後幾乎不再看了。這裏確實存在如你所說的問題,如果小說不好讀,就是浪費時間;好讀呢,就會情不自禁地模仿。我不希望自己身上有任何人的痕跡,所以現在只看諮詢類的雜誌、報紙,而儘量少看別人的文學作品。保持了這麼多年後,現在反而成了別人模仿的對象。
除了小說,還有你的鏗鏘雜文,所以有人說,假以時日,韓寒會成爲第二個魯迅。
我不喜歡魯迅,不喜歡他的文風,他太計較了,我不喜歡寫文章那麼計較的人,相反,那些和魯迅論戰過的敵人、對手,比如梁實秋、林語堂、胡適,我反而更喜歡。他們比魯迅更大氣。
涉及態度,我聯想起你給雀巢咖啡做的一則廣告:“寫作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讓作品成爲閱讀者心中的光芒。只要你敢,總會有光芒指引你。”
所謂“活出敢性”,也許又是一個契合我的標籤。可以後悔不留遺憾,有很多事情做了以後發現自己傻了或者失敗了,但是還是要去做這些事情。在我從學校出來以後其實到現在做過很多很多的事情,經歷了無數的失敗,我覺得我算是挺勇敢的,挺敢性的,當然那些失敗你們都不知道,因爲凡是失敗的我都沒說,只把成功的告訴大家了,但是如果沒有那些失敗,也沒有現在的我!
寫作者的“敢”,大抵就是讓作品不像現實那樣到處遺憾,而閱讀者的幸,就是可以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既然說到標籤,我們再繞回那個初始問題,對公知這個標籤,你在博客上,還專門調侃了一下,某種程度,“公知”從一個讚美的用詞變成了一個搬弄是非的用詞。
我是個公知,我就是在消費政治,我就是在消費時事,我就是在消費熱點。大家也自然可以消費我,甚至都不用給小費。當公權力和政治能被每個人安全消費的時候,豈不更好,大家都關心這個現世,都批判社會的不公,毒膠囊出來的時候譴責,貪官進去的時候慶祝,哪怕是故作姿態,甚至騙粉騙妞騙讚美,那又如何?
聲音太多,意見氾濫,公知或者所謂意見領袖,豈不成爲牢騷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