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鵬便和世鈞他們說:“一塊兒去看電影,好不好?”翠芝道:人家剛從上海來,誰要看我們那破電影兒!玩?“世鈞想了想,臨時和叔惠商量着,道:”你上次來,好像沒到清涼寺去過。“大少奶奶道:那你們就一塊兒到清涼寺去好了,一鵬有汽車,可以快一點,不然你們只夠來回跑的了!等一會一塊回到這兒來喫飯,媽特爲預備了幾樣菜給他們兩位接風。”一鵬本來無所謂,便笑道:“好好,就是這樣辦。”
於是就到清涼山去了。六個人把一輛汽車擠得滿滿的。在汽車上,叔惠先沒大說話,後來忽然振作起來了,嘻嘻哈哈的,興致很好,不過世鈞覺得他今天說的笑話都不怎麼可笑,有點硬滑稽。翠芝和她的女同學始終是隻有她們兩個人唧唧噥噥,嘰嘰咕咕笑着,那原是一般女學生的常態。到了清涼山,下了汽車,兩人也還是寸步不離,文嫺跟在翠芝後面,把兩隻手插在翠芝的皮領子底下取暖。她們倆只顧自己說話,完全把曼楨撇下了,一鵬倒覺得有些不過意,但是他也不敢和曼楨多敷衍,當着翠芝,他究竟有些顧忌,怕她誤會了。世鈞見曼楨一個人落了單,他只好去陪着她,兩人並肩走上山坡。
走不完的破爛殘缺的石級。不知什麼地方駐着兵,隱隱有喇叭聲順着風吹過來。在那淡淡的下午的陽光下聽到軍營的號聲,分外覺得荒涼。
江南的廟宇都是這種慘紅色的粉牆。走進去,幾座偏殿裏都有人住着,一個襤褸的老婆子坐在破蒲團上剝大蒜,她身邊擱着只小風爐,豎着一卷席子,還有小孩子坐在門檻上玩。像是一羣難民,其實也就是窮苦的人,常年過着難民的生活。翠芝笑道:“我聽見說這廟裏的和尚有家眷的,也穿着和尚衣服。”叔惠倒好奇起來,笑道:“哦?我們去看看。”翠芝笑道:“真的,我們去瞧瞧去。”一鵬笑道:“就有,他們也不會讓你看見的。”
院子正中有一座鼎,那鐵質看上去比較新,大概是不出一百年內的東西,上面刻着字,都是捐款鑄造這座鼎的信女們的名字,密密層層的一排一排,“xx氏,xx氏——”全是女人,曼楨和世鈞站在那裏發了一會怔。曼楨笑道:“這些都是把希望寄託在來生的人。想必今生都是不如意的。這麼許多人。看着真覺得慘然。”世鈞道:“唔。——我覺得我們真太幸運了。”曼楨微笑着點了點頭。
她在那青石座子上坐下了。世鈞道:“你走得累了?”曼楨道:“累倒不累”。她頓了一頓,忽然仰起臉來向他笑道:怎麼辦?我腳上的凍瘡破了。女式的長統靴還沒有流行,棉鞋當然不登大雅之堂,氈鞋是有的,但是隻能夠在家裏穿穿,穿出去就有點像個老闆娘。所以一般女人到了冬天也還是絲襪皮鞋。
世鈞道:“那怎麼辦呢?我們回去吧。”曼楨道:“那他們多掃興呢。”世鈞道:“不要緊,我們兩人先回去。”曼楨道:我們坐黃包車回去吧,不要他們的車子送了。他先別告訴一鵬。“
世鈞陪着曼楨坐黃包車回家去,南京的冬天雖然奇冷,火爐在南京並不像在北京那樣普遍,世鈞家裏今年算特別考究,父親房裏裝了個火爐,此外只有起坐間裏有一隻火盆,上面擱着個鐵架子,煨着一瓦鉢子荸薺。曼楨一面烤着火一面還是發抖。她笑着說:“剛纔實在冰透了。”世鈞道:“我去找件衣裳來給你加上。”他本來想去問他嫂嫂借一件絨線衫,再一想,他嫂嫂的態度不是太友善,他懶得去問她借,而且嫂嫂和母親一樣,都是梳頭的,衣服上也許有頭油的氣味,他結果還是拿了他自己的一件咖啡色的舊絨線衫,還是他中學時代的東西,他母親稱爲“狗套頭”式的。曼楨穿着太大了,袖子一直蓋到手背上。但是他非常喜歡她穿着這件絨線衫的姿態。在微明的火光中對坐着,他覺得完全心滿意足了,好像她已經是他家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