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第5/5頁)
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史被一聲驚叫噎住了。
接下去,兩人看着海水慢慢舔舐着紙包,慢慢咀嚼,然後吞嚥下去,跟吞嚥垃圾一樣,真是給什麼喫什麼,好脾氣、大胃口的海呀。
當天晚上曉鷗看到老史幾個藥瓶掉在浴室的垃圾筐裏,裏面的藥片還半滿。就是他每天必喫的幾種藥片。像空氣和水一樣離不開的藥怎麼被他扔了呢?她仔細看着瓶子上的說明,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抗癲癇藥物、抗抑鬱藥物。她把它們的拉丁名字輸入谷歌搜索,發現了英文藥典上的詳細說明。怎麼想一個人也不會同時得焦慮、抑鬱、癲癇吧?第二天她找了個心理學精神病學專家諮詢,大夫說這三種藥合在一起,很可能治療的是躁狂性抑鬱症。不少富有創作力的人或輕或重地受着這種精神疾病的折磨,比如舒曼、凡·高、拜倫、弗吉尼亞·沃爾夫、海明威等等各種文學或藝術天才。他們最佳的創作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癲狂狀態,超出控制是毀人毀己的。這些藥物可以救天才們的命,也可以保護他們的親人不受他們暴虐,但會以犧牲他們最巔峯的創造狀態爲代價。就是說,喫了藥的天才們會慢下來,變成"好人",和尋常人共處而不折磨他們;但他們每天必須掙扎着穿越藥物的濃霧,去採收上天給予他的全部天賦中的那一點點零頭去創作,大部分天賦只能隨它流失,隨它浪費。因爲要採收上天給予的全部天賦,需要怎樣的病態速度?那種病態速度就是他們的躁狂,他們的抑鬱,他們暴君式的對己對人的態度,但最終還是被那病態速度落下,因而自殘。大夫告訴曉鷗,喫抗癲癇的藥,不見得是老史患有羊癇風,和另外兩種藥合在一起,可以合成一味理想的藥物,用來削平患者情緒瘋狂的漲幅和跌幅,也削平他最敏銳的創作狀態。
老史爲了保住曉鷗不受他暴虐而堅持喫這些藥,每天掙扎着穿越藥物的濃霧,濃霧使他的靈感支離破碎,他拼命地抓,拼湊……僅僅因爲他想讓曉鷗得到一個好人,一個可以共同在陽臺上喝喝茶,聊聊天,海邊散散步,一同下下小館子的正常男人。
她從大夫診室回到家,給老史打電話,說他的藥瓶子都掉到垃圾筐裏了,是否需要特快專遞給他寄到北京去。他 卻說藥是他存心扔的;他不需要那些藥了。爲什麼不需要了呢?現在她明白那些藥對他有多重要。不再重要了,因爲他不必讓他身邊的人認爲他好,覺得他好相處;相反,他們愛怎麼認爲就怎麼認爲,認爲他不可理喻也罷,認爲他是魔鬼他也無所謂,離開了她曉鷗,他無所謂別人是不是覺得他好,他乖,他正常,沒人他媽的值得他在乎,反正兒子已經離家去美國上學了。爲什麼只在乎她曉鷗呢?因爲他愛她。他從來沒跟她說過,也從來沒跟自己承認過,但他現在向兩人承認,他一直是愛她的。
"曉鷗,想你的時候,我會給你打電話的,或者給你寫短信。"
曉鷗答應了。
她掛了電話就去辦理改換手機號碼和家裏電話號碼的手續。她要就要"全部",或者"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