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3/3頁)
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春喜聰明,留丁書記喫飯只准備了幾碗鋼絲面,幾盤涼拌菜:豆腐、豆乾、豆芽、豆絲。他只是陰着臉叫廚房把啥都給弄細法,弄乾淨。他從地委書記的言談、舉止斷定出什麼樣的伙食標準會讓他舒服。假如給他喫六個菜一瓶酒,肯定出力不討好。飯開在食堂後面的小倉庫,他叫人突擊打掃了一下,掛上了年畫、獎旗。幾十個白麪口袋灌的是雜豆麪,他告訴地委書記葡萄有事,不能來一塊兒喫晚飯。
這時他聽地委書記問他,食堂做的是幾種飯?他硬硬頭皮回答上只做了一種,首長和普通社員喫的都一樣。今晚,全社都喫鋼絲面。
地委書記扭臉看着他,就像原先都沒看準,這回要好好看。“不容易呀,小史,這麼年輕的書記。能在這時節喫上鋼絲面拌涼菜的大食堂,恐怕不多吧?”
“書記別誤會,涼菜是給你單另添的,普通社員只喫麪條和雞蛋花滷子。”史春喜說。他只盼書記別站起身往廚房跑,跟炊事員一對證他就毀了。雖然他安排了社員們早開飯,不叫他們和地委書記碰上,他還是擔心露餡。社員們喫的是大麥面攪的甜湯,光稀的,沒稠的,用紅薯在縣裏換了幾車蘿蔔,醃了醃叫他們就湯喝。過年的伙食全指望葡萄養的豬,沒捨得全給收購站,自己留了一頭,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十五的扁食餡,都出在這頭豬身上。
地委書記聽了史春喜的解釋,更是賞識他。史春喜知道自己對了上司的胃口,趕忙說這四個盤裏的“豆腐四世同堂”,也是食堂自己做的,豆子是地裏收的,平時公社幹部喫飯,懶得弄這些喫。地委書記來嘛,大家沾沾光,只不過太委屈首長了。
春喜明白自己在地委書記心裏的印象越來越深。地委書記和縣委書記不一樣。縣委書記下來,幾句話春喜就知道得開什麼樣的飯,打什麼樣的酒。縣委書記下來的時候,他叫人把沙和土先運到地裏,堆成圓溜溜、尖溜溜的堆子,大小都差不多。然後在土堆上鋪上布,布上再撒麥粒。縣委書記伸手插進麥子裏,春喜想千萬別插太深。縣委書記的手插了有兩寸深,抓起一把麥粒,又往那下面是土的麥堆上一撒,說:“嗬,這真是放了火箭呀!畝產八千斤!了不起!新中國的農民創造了偉大奇蹟!”
縣委書記回去就獎了一臺手扶拖拉機給史屯人民公社。有的大隊長不樂意春喜的“火箭”,說交那麼多公糧社員從秋天就得喝風屙沫。他批評他們政治目光短淺,難道山西、河北、江蘇、安徽的“火箭”不是這麼放的?他們放了“火箭”,也沒喝風屙沫。一個大隊長說,屙了敢不登報?
這年史屯公社的畝產量是全縣第一,上交的公糧是全地區第一。史屯成了個熱鬧地方,小學生們常常要穿上彩衣,紮上綢帶,到街兩邊去歡迎來參觀的代表們。代表們看着史屯倉庫裏一堆一堆的麥子、小米、蜀黍,用手捧起,臉跟做夢似的笑着說:啊呀,這共產主義是不是就快實現了?!糧喫不完,不是共產主義是啥?活恁大還沒遇上糧喫不完的年景哩!春喜想,幸虧他佈置這些景觀時經驗豐富了,凡是人的手能夠着的地方,他都叫人厚厚地堆麥粒、穀子。凡是讓人遠遠瞧的地方,下頭的土堆得老大,一層糧下頭就是那層布。
春喜成了個最有培養前途的幹部。他選了七月一號黨的生日這天,和謝哲學的女兒謝小荷結了婚。謝小荷在縣城讀了初中,回鄉支援家鄉農業建設,在街上的小學校當了民辦教師。她和春喜好上是大鍊鋼鐵的時候。她領着學生們唱歌時,春喜正在院子裏跟王葡萄理論。事後小荷上來說葡萄嫂子腦筋有問題,小時候她爹就說她生,叫春喜別和她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