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漁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陸鴻正沉醉之間,忽然土牆外伸出一個腦袋,兩眼骨碌碌瞅了一圈,伸手向他急招,嘴裏壓低了聲音喊道:“鴻哥,快出來看,村口貼告示啦!”
陸鴻抬頭一看,原來是同村的三流子,奇怪地問道:“寫啥了?”
“俺要是認得字找你作甚!”三流子沒好氣地說。
陸鴻想了想也對,整個上河村三十來戶人家識字的就胡順家兩個娃娃:自己和胡效庭,小妹胡玉兒才十歲,只是剛剛啓蒙,學了《三字經》頭十來個字。
兩人來到村口告示牌處,早已圍了十幾個村漢,外帶着三三兩兩的小媳婦、大娃娃。
這些村漢大都背挎褡褳,帶着趁手的斧頭鋸子,或是瓦刀小錘,是打算趁着清早上壩集攬工匠活計的。
小媳婦們則是準備看個新鮮,如果能夠得到第一手的八卦資料,那麼今日一整天都會成爲左鄰右里婦女們的中心——大家總是要湊在一塊兒說些家長裏短的閒話打發光景。
村鎮的告示又分幾種,包括時務、農務、市令、州聞等等,每三日至七日張貼一回,囊括了大週上至朝堂下至民間的新鮮見聞,類似於後世的報紙。
因此上男人們最愛看的就是公佈朝政事務和邊疆戰事的“時務”,女人們喜歡的莫過於傳言民間奇聞異事的“州聞”。
所謂“告示”,便是“告而示之”。從前貼告示的小吏張貼前後總要在村裏拉上兩個老鄉,粗略講解一下內容,這纔好收拾了漿糊桶、紙張包去下一個村繼續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