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漁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清在離寨二里地外便下令停止前進,細細看了一遍,連連點頭:“只看這大寨佈置,便知這位花副指揮是個知兵之才。”說着命人緩緩前去通報。
對面三旅的駐軍顯然也發現了這一支騎軍,寨門一開,從中馳出一騎,穿過品字形當中一個小寨,在半路上與通報的突騎軍相遇。那兩人都止住馬,說了幾句話,又交換了憑信,後軍那騎兵才帶着這邊的通報兵策馬進了大寨。
不一會大寨轅門大開,從中呼啦啦魚貫而出數百府兵,當先一名軍官身披淺緋色戎常袍,騎了一匹灰鬃駿馬,當先馳了近來,正是大周左路軍青州行營後軍檢校副指揮花源。
韓清也約束部衆,緩緩迎上前去。
花源在三十步外便滾鞍下馬,一路小跑着來到韓清馬下,納頭便拜。
韓清喫了一驚,連忙下馬扶起,訝道:“何故如此大禮?”
誰知花源仰起頭來,竟然涕淚縱橫,又再拜道:“將軍切莫阻攔,我花家永感大將軍之德!”說着連拜了兩拜。
韓清此時已略知端的,任他拜完三拜,再伸手扶了起來,細細審視一番,只見這花源三十歲上下,眉宇之間既熟悉又陌生,彷彿觸動了他心底某一處深藏的記憶。他心中一片瞭然:“你是花判家的小子罷?”
花源伸袖子連鼻涕帶眼淚胡亂抹了一把,連連點頭:“叔叔猜的不錯!好教叔叔知道:當年若不是叔叔高義,家父連個全屍也找不回來……”
韓清又記起了載道四十一年至豐慶元年在安西的歲月,除過連天的戈壁、起伏的沙丘、孤獨的土城,還有那些一連數年同喫同住的漢軍戰友,大家在一起同吐蕃人針鋒相對幹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