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說結尾又寫道,聖子當時對於高明的激情覺得膩煩,擁抱時,甚至產生一種厭惡感。逐漸地卻又發覺高明和加倉井的感覺完全不同。陰與陽,清高孤單與開放暢快。兩人完全相反的性格,釀出的氛圍也截然不同。這些表達,自然也是關聯於人性的。
繼而,高明不在了,聖子卻沒有立即投入加倉井懷抱的想法。聖子沒有接受加倉井的意思。但她內心是想接受的,卻決心牢牢地約束住自己。那不是出於聖子對高明的情義,也不是要懲罰自己的隨意放縱,而是聖子的性格本身——某種內在的原因決定了她不會接受。這裏涉及複雜、矛盾的人物心理活動,同時也證明渡邊淳一對人物是有側重、特殊理解和有效掌控的。在聖子的內心世界,另一個聖子在訴說。曾經是那個聲音呼喚聖子投向了奔放的愛情,但是那個聲音又在命令聖子剋制自己。此刻接受加倉井的求婚未免荒唐草率。那樣將失去聖子特有的自我。
的確,高明自殺後聖子的心理活動不時令人感覺前後矛盾。結尾寫道,聖子並沒想要跟加倉井結婚。只是因爲有高明的存在,纔想得到加倉井的愛。高明不在了,加倉井也就沒有了吸引力。按照這樣的邏輯,高明死去了,加倉井也就失去了必要性。迄今爲止兩人那麼相愛,總算彼此成了自由人,沒有任何阻礙可以結婚了。可就在這一刻卻要分手。
加倉井弄不明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聖子自己也不太清楚。或許,人物結構的變化導致了前述力學或心理變化。人的心理變化異常複雜,三角關係缺了一角,異動便是自然的。可是渡邊淳一又寫道,聖子的內心沒有絲毫的改變。從第一次見到加倉井,到以後的接吻、以身相許,對加倉井的心情沒有任何變化。加倉井理解不了。讀者也會產生困惑。聖子心裏卻想得清楚:正是因爲喜歡,纔要清楚地區別開來。正是因爲愛,纔不能隨隨便便締結良緣。
有血有肉的聖子令人費解,但一直到最後,這個人物是符合人物發展邏輯的。人性本來就是混沌的,哪能說得那麼清楚。
不管怎麼說,假如聖子爲了實際的愛慾或利益,在高明死後不假思索地投入加倉井懷抱,新婚燕爾,我們可以設想那是怎樣的一幅景象麼?那樣的聖子,將是怎樣一個俗不可耐的人物?渡邊淳一在講一個青春言情故事的同時,表現了對於人性的瞭解、理解或關注。女主人公起名“聖子”,良苦用心或亦在此。
小說的結尾也是破題……道路上,人們停住了腳步,又開始起步。在不斷滾動着的都市夜晚,聖子明白自己正向着未來,開始揚帆。
願小說帶給讀者新的世界及藝術與現實的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