媱與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下大事,就像一張捲餅,分分合合,時大時小,有的時候,可以大餅卷一切,大一統成一張完美的捲餅,有的時候,又被咬成幾段,藕斷絲連。
聖唐期間,經過安史之亂之後,中央政府的實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減弱了,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聖唐王廷設置軍鎮,本爲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封建統治者爭權奪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一般而言,一個大統一王朝由於失去了對內榨取社會資源的能力,從而無力維繫軍事力量,或無法抵禦外辱,或無法鎮壓內亂,從而徹底的坍塌,進入羣雄逐鹿的爭鬥,從而進入下一個治亂循環。
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是因爲聖唐王朝對內榨取社會資源的能力,趕不上它對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用番兵番將這些廉價軍事勞動力來維持它過分龐大的國際軍事職能。
而所以安史之亂爆發時,聖唐王朝並非病入膏肓的窮途末路,它仍舊有相當強的能力,來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榨取,甚至在黃河流域的軍事鬥爭常態化後,聖唐還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改革來加強了這種榨取。
所以,它造成了安史之亂後的一個別扭的平衡,那就是聖唐王朝既無力清除異己的軍事力量,但也能夠輾轉騰挪,維繫住自身的生存。
具體講,就是把安史餘孽封鎖在黃河以北,在豫安置重兵來盯防冀,又用江南的財富輸往西北,養活了西北藩鎮來抵禦吐蕃,養活了京都的中央軍,來維持聖唐王朝的不太穩定的權威。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下的聖唐王朝,在內外因素的疊加下,運用自己不多的牌面,有意無意的造就了北方的碎片化,而京都的聖唐王廷,爲了維護穩定,竭力照看着這個衝突不斷地碎片化,終於在一百多年地看護下,整個北方地碎片化變得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