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寶非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道道旨意,在諸位叔父眼中,是皇上對李家的看重。接連賜婚的旨意,應證了年初圍獵時,皇上所說的讓太子子嗣出宮立府的話,李家舊臣狄仁傑再次入朝爲相,也等於打壓了武家勢力。
狄仁傑含笑不語,沒再繼續這話。
“本相入京時,聽市井傳唱一首‘綠珠怨’,不知郡主可知此詩?”我想了想,道:“聽宮人私下議論過。”其實,不止是宮人私下議論,連皇姑祖母也曾爲此事震怒。
年前叔父武承嗣搶了個朝臣的舞姬,豈知那人竟是個癡情漢,癡心戀着這舞姬,不肯娶妻納妾,卻礙於叔父的權勢不敢討回,只能私下寫了首‘綠珠怨’給這女子。那女子見此詩心聲悲怨,無以爲報,只能投井自盡。此事若到此爲止,最多是叔父強搶他人心頭所好,烈女忠貞令人唏噓。可這被洛陽城中人嘲諷的卻是叔父,以他的性情又怎會罷休,隨意尋個罪名,將那朝臣害死,連帶九族盡誅。
若是往年,此事絕傳不進皇姑祖母耳中,必是被人掩蓋下來。可今時今日,皇姑祖母身邊的張氏兄弟卻是太平的人,隨便幾句話,便讓皇姑祖母勃然大怒,當衆斥責武承嗣,武家諸王無一敢迴護。
我不懂狄仁傑爲何提到此事,只靜等着他接下來的話。
他嘆了一聲,沉聲道:“此情雖可嘆,卻徒害了無數人命,再旖旎的詩詞,也不過是催命符罷了。”我聽這話,恍然明白過來,沉默了片刻,才盯着樹上火紅的楓葉,道:“一首‘綠珠怨’可流傳千古,但因此喪命的人,最多不過史書上一句‘族人盡誅’,若是情至如此,不如盡忘的好。”
狄仁傑笑看我,道:“郡主常年在皇上左右,果真比尋常人看得清楚。”
我鄭重地行了個禮,道:“皇權咫尺,絕不敢妄動。狄公爲朝堂事如此勞心勞力,無需再憂心這種細微小事,”我見他寬慰的笑,苦意漸盛,又補了句,“狄公錯過了一年前的喜事,此次永安的完婚日,可要好好喝幾杯,也算是還上了當年拜相宴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