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段思瑾帶着段思英去見楊桂仙的事情,段思平還是說了段思瑾幾句:“你啊,還是想的太少了,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叫你大哥勸一勸他阿孃,大家都退上一步,然後就皆大歡喜了!可是天底下事情哪有這麼簡單,楊桂仙要是真是什麼明理的人,阿爹與她之間,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段思平也就是嘴上說兩句,其實心裏頭還覺得,這樣其實也不錯,早點交段思英認清楚了現實,也省得回頭楊桂仙再作妖。
段思瑾也沒辯駁什麼,老老實實地承認了錯誤,反正嘴上認個錯,又算不得什麼,還省去不少口舌。
段思平頓時在段思瑾身上找到了一點爲人父的成就感,雖說你懂的事情很多,但是還是太嫩了點,你爹永遠是你爹!
段思瑾算是將這事敷衍過去了,然後段思平就很自然地開始跟他商議起接下來的打算來。
段思瑾沒真的治過國,但是上輩子也算是耳濡目染,知道的事情很是不少,這會兒也給了段思平不少建議。
段思平在那裏嘆息手底下沒多少靠譜的人才,若是一直依賴於那些白族貴族,也不是長久之計,而各個部族,真正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很少,就算是等着段思瑾那邊培養出來的人才補上,起碼也得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了,這麼長時間,足夠各家將自個的人都安插到要害部門上去了。
段思瑾直接說道:“中原如今正在戰亂,大唐內憂外患,遲早支撐不下去,中原人才輩出,他們總歸是想要有個地方一展所長的吧,咱們不如張貼一下招賢令,邀請中原的人才過來任職,不是挺好的嗎?”
段思平一時有些意動,但是還是有些猶豫起來:“咱們大理不過是個邊陲小國,原本還要年年朝貢大唐的,雖說這些年因爲大唐那邊有了亂象,天南這邊也沒消停,朝貢的事情斷了好些年了,但是,在漢人那裏,咱們這邊還是蠻荒之地,有幾個人願意過來呢?”
段思瑾直接說道:“阿爹,咱們段家也是漢人啊!漢人做了大理國主,不管怎麼說,大唐還是咱們的宗主國,去一封國書還是應當的!順便,也該叫人將咱們大理的情況傳播出去!還有,咱們生產出來的東西,也不能光是在大理這邊出售,也該賣到中原去,中原那邊有點眼光的人,自然知道咱們大理的潛力,哪怕是爲了躲避戰亂,也是應該會有不少會趕過來的!”
段思瑾知道,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已經不是當年的大唐了,雖說出了好幾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但是,內外掣肘,再有雄心壯志,也無法恢復舊河山,又失去了對北方許多地方的控制,許多人心中也是不那麼安定的。就像是安史之亂的時候,便是那等世家豪族,也得舉家南遷,過了劍南道,前往蜀中避難,許多人家即便是後來,也沒有全部回到祖地,不少還是留在了蜀中修生養息,倒是給蜀中留下了不小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