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璋還算是比較有決斷的一個人,或者說,他也不能沒有決斷了,畢竟,他就剩下一個兒子傳承自個的血脈了,要是兒子沒了,就算自個打敗 了孟知祥,又能如何呢?
因此,董璋直接下令撤退,他也是領兵多年的人物,白日裏依舊與對方對峙,晚上的時候卻悄悄連夜撤離。
可題是,如果是對付一般人,這樣也就算了,可是,孟知祥那邊作爲段思平的盟友,甚至還提前了董璋一步,知道了東川的戰況因此, 一直在留心董璋大營那邊的情況, 因此,早就準備好了,見得董璋撤退之後, 他們也直接帶病追擊。
孟知祥麾下的軍隊緊追不捨,董璋一路上丟棄了許多輜重物資,軍心動搖之下,又接連戰敗了幾場,帶着殘兵返回梓州。問題是,現在梓州也已經亂成了一團,原本因爲反對董璋被撤職的陵州刺史王暉與董璋的兒子董延浩打成了一團,而董延浩兵敗自盡。
董璋聽到消息,大怒之下,命自個的心腹潘稠攻打王暉,結果潘稠瞧着董璋大勢已去,直接反手將董璋幹掉了。
然後,王暉與潘稠兩人又有了爭執,一個要投降孟知祥,一個要投降段思平。王暉畢竟是文人出身,覺得孟知祥作爲大唐的駙馬,西川節度使,算起來是正統,因此,自然是孟知祥比較靠譜。而潘稠可不這麼想,他作爲董璋的心腹,當年跟孟知祥的屬下可是有過不少衝突的,投降過去,可沒什麼好果子喫。
只是,他們如今也是頭大,畢竟,孟知祥的心腹大將趙廷隱已經兵臨城下,而另一邊又是段思平,他們夾在中間,壓根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段思平思來想去,也覺得不該爲了梓州與孟知祥產生什麼衝突,因此,在見過了孟知祥的使臣之後,痛痛快快放棄了梓州,但是段思平也沒喫虧,孟知祥這下佔領了梓州,在實質意義上就佔領了兩川,地位完全不一樣了,就算是朝廷那邊,如今也是徹底拿他沒辦法了。因此,樂意在其他地方補償一下段思平。
最重要的是,孟知祥也對大理的戰力有些忌諱,雖說董璋帶走了大多數的兵力,但是留下的也不是什麼軟柿子,但是段思平這邊除了行軍的時間之外,幾乎是一日下一城,據說,他們手中有幾位強大的攻城設備,也就是說,如果段思平樂意的話,攻下梓州還有成都,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因此,如果說原本孟知祥還有耍無賴的心思的話,如今,就只能老老實實遵從盟約,將之前段思平攻打下來的幾個城池都給了段思平,然後還補償了段思平一路行軍的軍費物資,換取了段思平乾脆利落的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