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牛牛比葉大寶還大半歲, 跟葉大寶一樣也是老張家的寶貝命根子,當然也一早起好了大名,但是葉小妹從來記不住,所以就天天叫小名了。
她叫小名還挺別具一格,就喜歡在前面加上姓,顯得很正式的樣子,葉大寶就從小被她搞暈了, 一度以爲這纔是自己的大名;前段時間葉家大興土木,張姐夫很是熱心的過來幫了好些天忙, 把大兒子張牛牛也帶上了,小朋友在外婆家住了幾天,聽說回去後也樂顛顛的以爲“張牛牛”纔是大名, 還正兒八經要求爺爺奶奶喊他大名。
是的, 從這裏就能看出來,張牛牛和葉大寶一樣, 在葉家最喜歡的人絕對是葉小妹。不過葉大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喜歡黏着小姑姑,大概是因爲顏控,張牛牛已經快滿三歲了,他喜歡小姨的理由就很充分——小姨有好喫的。
葉小妹以前是有過喫獨食的經歷, 但那不是她的本意, 如果可以光明正大把宋大哥送的東西擺出來的話, 她是不介意跟葉家人一起分享的,可是一旦不喫獨食,就很有可能被王翠芬同志打斷腿, 分了喫的出去還要捱打,太不划算了,她當然選擇了喫獨食了。
而她從北京回來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宋大哥的東西了,她娘也只是偶爾提醒她收斂點,別還沒結婚就把小宋給喫窮喫怕了,但王翠芬同志也只是提醒,葉小妹真拿回來了,她也不會叫她還回去。
王翠芬非但沒有把東西還回去,說不定還在心裏暗爽,自家這條件毫無疑問是高攀了,小宋沒有半點輕慢,反而對小妹這麼上緊着,她當丈母孃的也只有自豪的份啊。
不過葉家人不攔着葉小妹收禮物,卻也不肯多佔便宜,偶爾嚐嚐鮮就是了,大部分好喫的都讓葉小妹自己收起來了。
葉小妹如今不太愁喫的,上輩子大方的習慣就有點回來了,具體表現在家裏讓她幫忙帶小娃娃的時候,她不耐煩哄,就時不時給點喫的讓他們自己玩。這一招簡直是大殺器,葉家和張家都稱得上家底殷實,但也僅限於不讓孩子餓肚子,葉大寶他們還小,還會偶爾蒸點雞蛋羹補身體,再多就沒有了,葉小妹的小零食在他們眼裏簡直是神仙級美食,爲了喫的別提多配合了,除了還在媽媽懷裏喫奶的兩個小朋友,連剛會說兩句話的葉大妹到了小姑姑面前都格外的乖巧。
不知道這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小朋友們聽話,葉小妹就會爽快給喫的,而她越爽快,小傢伙們自然就越喜歡在她面前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