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海蘭一直爲自己身爲北京人而充滿優越感,當初宋清徽下鄉時叮囑他不要和外地的知青處對象,就是因爲在她心裏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地方都算鄉下,沒想到她身邊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北京孩子那麼多高考落榜的,鄉下來的葉小妹和她哥居然幸運的考上了,這個對比實在太鮮明,趙海蘭便不由自主對葉小妹高看了一眼。
本來也是,葉小妹讀的是師範大學,以後國家分配工作,本科出來至少也得去重點中學教書,爭氣點說不定能留在大學當老師,教書育人,清貴又體面,那就再也不是泥腿子了——可能是落差太大,趙海蘭現在想到葉小妹日後能當老師,竟然還覺得挺欣慰,便主動問道:“開學後你們想住學校還是住家裏?住家裏的話,我早點把房間被子收拾一下。”
以趙海蘭同志的性格,能這麼問其實就是願意他們住家裏了,可惜葉小妹不願意,她外宿的首選當然是宋奶奶家了,小別墅住着多舒坦,想不開纔來宋爸爸宋媽媽這裏擠家屬樓呢。
然而不管是宋媽媽這邊還是宋奶奶家裏,葉小妹都住不成,她的學校離兩邊都遠,現在公共交通還不發達,葉小妹又不會騎自行車,目測她每天上學轉車都得一個多小時,關鍵是她跟宋清徽還不在同一個學校,晚上搞不好得一個人回家,宋清徽怎麼想都不放心,所以決定大家一起住校了。
清華大學其實離宋奶奶家不算遠,自行車半個小時內就能到,只是爲了跟葉小妹做伴,讓她能安心在學校寢室住下,宋清徽便也準備住校了。
趙海蘭聽到他的解釋,也挺善解人意的點頭:“住在學校也好,節省了上學和回家的時間,可以多看看書、好好學習。”
宋清徽真心實意的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聽着母子倆正兒八經的對話,葉小妹簡直瑟瑟發抖,忍不住慶幸她不用住在宋媽媽這裏了,不然按照宋媽媽的態度,她每天放學回家恐怕還要感受一番“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