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恪、蘇梅帶着孩子到張家,休假回來的張任賢正在書房跟他叔父說,他一個在京市工作的同學透露,國家準備下半年在農村開始辦人民公社。
趙恪父兄都在京市,遂一家人剛一落坐,張任賢順嘴便跟趙恪尋問起了此事。
正接了張夫人給的果子喫的蘇梅,差一點沒被果肉噎着。
人民公社!是了,民生往事記載,五八年七月,全國人民開始辦人民公社。爲此各地自發地辦起了“公共食堂”,“放開肚皮喫飯,鼓足勁兒生產”,成了當時最爲流行的一個口號。
“放開肚皮”之後,不少地方都將重心放在了“喫飽”和“喫好”上,爲此社會員們不但喫飯不再限量,就是喫菜,也強調“一個星期或是半月不重樣”。
更甚者還有不少地方殺豬宰羊地辦起了“流水席”,邀了過往行人來喫,人家不喫,還勸說什麼不喫白不喫,反正不要錢。
三個月,僅僅三個月,很多食堂都變得捉襟見肘,寅喫卯糧。
趙恪的主要精力在部隊,對京市的關注不高,不過一般有什麼事,趙父和趙大哥多會通知他,現在還沒有接到通知,要麼是政策還沒有落實,要麼就是他們覺得這則消息對他不重要。
遂這個話題沒討論兩句就結束了,幾人轉而說起了張任賢在惠山縣的工作開展。
惠山縣多山,前任縣長主張多種橡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