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婦女還想講價,然而抽菸的賣瓜農民根本不搭理他,而是盯着其他挑瓜的人。
毛思嘉手腳麻利,從口袋裏拿出了玻璃絲網兜,然後就開始挑瓜。這兩天進城賣瓜的農民多了一些,但想要遇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即使是隻有二環的首都,也足夠大了,稍微多一點兒的供應根本連一個水花都激不起來。
整個玻璃網兜都被撐開了,就像一箇中等大小的面口袋。毛思嘉這才覺得差不多,請人來過秤:“大爺,您給稱稱!”
瓜農不說掛,只拿起一杆秤,一頭的鉤子鉤住了網兜,另一邊是秤砣,扒拉了好一會兒:“閨女你自己看,十一斤三,零頭給你抹了,一塊六毛五!”
毛思嘉一句多話也不說,數了幾張鈔票給人家。然後把網兜固定在自行車後座上,蹬着車就回家了——那婦女還想講價,然而人根本不理她!按照道理來說,做生意講價是沒問題的,但現在是供不應求呢!
這個時候講價就顯得有些傻了。
“小嘉買的瓜不錯!”毛媽晚上就喫上毛思嘉買的小香瓜了。
這個時候的水果就沒有不貴的,所以即使是首都居民,也多的是半輩子沒喫過水果的人。幾十年後的年輕人會吐槽水果價格要上天了,連一點兒水果都喫不起了,他們可能很難想到,幾十年前水果喫不起是真實存在的常態,而不只是一種誇張的抱怨。
這個時候的水果在中國人民心中倒是有點兒像日本民衆心中的概念,日本的水果是衆所周知的貴!有些人覺得這是他們的成本高、噱頭足,應該的,有些人則是覺得日本民衆交了智商稅!那些進口水果,即使加上稅也比本土的便宜。
它不香嗎?爲什麼非得買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