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焦慮的氛圍雖然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卻有另一種‘緊張’。
大家留城歸留城了,留城之後怎麼安排卻是另一回事了!出路不同,今後的日子也是天差地別——當然了,之前的留城問題堪稱是‘生存問題’,現在的出路問題只是‘生活問題’而已,烈度不可以相提並論。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的氣氛只是緊張活潑,而不是焦慮沉重。
這個時候大家的出路仔細說來就三條,即所謂的‘工、農、兵’。
不用上山下鄉,那就pass‘農’了,剩下的工和兵,全社會都崇拜軍人,想要入伍的人不要太多!不過部隊要的人有限,再者說了,他們這些初三畢業的學生,如果是正常讀書,基本上就是十五六的年紀,也不夠當兵的
所以‘兵’也不用太考慮,基本上大家準備着當工人就可以了。當然,也有極少數人會轉爲服務人員,這裏面有好有壞不好說,但總的來說工人還是主流。
就毛思嘉所知,學校會把學生分配到各工廠。
同樣都是工廠,不同的單位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在意的也是這裏。
其實這個時候的工廠工資其實差不多,即使是‘央’字當頭的大國企,也不會比街道辦工廠的工資高到哪裏去。同級工人工資能差個兩塊吧即使是這個年代,也不算多大差距。
但是各個單位的福利差的太遠了哪家工廠年輕人結婚給分配房子,哪家工廠的效益好,食堂補貼多?哪家工廠會給生育費、婦女補助?甚至小到哪家單位的冬季取暖補助給的多,這些都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