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年頭,凡是記者出門辦事,證件拿出來,那比一切身份都好用!沒有人想要被一個記者點名,然後藉助報紙這種載體,被全國人民都知道(這裏只是指壞的名聲被傳播,好名聲就是另一回事了)。
旅遊公司自然也不例外,‘黃記者’證件和介紹信拿出來,自然是各種好招待,他想要打聽的都盡力配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接觸到了毛思嘉——毛思嘉似乎完全引起了他的注意!
託他的福,毛思嘉這幾天根本沒排班,遵從領導的指示,專門給黃記者答疑解惑就行了。
‘黃記者’年紀在二十五六的樣子,人是個單身漢,大家都看出他對毛思嘉不止一點點的意思了——不得不說的是,‘黃記者’人賣相相當不錯,不只是記者身份,還有斯斯文文的長相也很加分。
他長的就很像民國劇裏詩人的形象,看到他很容易想到《再別康橋》的徐志摩,《雨巷》的戴望舒之類。英俊不英俊先不說,關鍵是書卷氣很濃,特別有氣質,一看就知道是讀了很多書的那種人。
雖然說,這幾年大家都不怎麼說讀書的事了,但審美這種事哪裏那麼容易改變呢!知青上山下鄉後當地找對象特別容易,說他們家庭條件好吧,不至於,很多知青家境普通,如果他們在農村結婚生活,家裏是給不了什麼幫助的。
知青所學的知識也很難讓他們在農村脫穎而出,這種情況下,婚姻問題依舊解決的佷容易,就只能說是本身本有魅力了。他們身上那種更文雅,更讀書人的一面,在這個時代依舊是加分點。
所以,像‘黃記者’這樣的,家長們喜歡不喜歡,這個不好猜測,各家情況不一樣。反正年輕姑娘們是很受歡迎的!就毛思嘉看到的,別說一般姑娘了,就是趙露,她可是從來對異性目不斜視的!也會在黃記者來的時候放下手上的事兒!
反正在這羣同事看來,黃記者和毛思嘉看着就般配!也是因爲這個,大家都樂於開毛思嘉的玩笑!這似乎是中國人的傳統了,總是熱衷於‘成其好事’的(除非要成全的人是情敵)。
毛思嘉什麼想法呢毛思嘉沒有太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