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有人說:“唐曉雨這麼着急結婚也是有原因的,她這個對象條件好啊!這麼好的條件,要是不好好抓住,中間出什麼意外了怎麼辦待會兒還得去新郎家裏,聽說新郎分了房子做婚房呢!”
說到這個,原來的那一班同學都一臉的羨慕!
雖然大家年紀都還不大,但出來工作也兩年多了。女孩子們早熟,這個時候又正是找對象的時候,關於結婚的各種條件計算都是放在心裏的——不管什麼時候,婚姻都不可能什麼都不考慮。
男孩子們呢,雖然還正在玩兒的時候,還不怎麼在意結婚的事。但他們的責任卻比女孩子更重畢竟房子、傢俱什麼的,按照這個時候社會的普遍觀念,都是壓在男孩子身上的。
因爲有這種壓力,他們參加工作開始,父母就開始嘮叨這些事了。主要就是讓他們別把錢花光了,得學會攢錢!那些特別會過日子的家長也不信任孩子的自控能力,往往孩子發了工資就收到手裏,替孩子攢着!
不然呢,爲什麼這個時候雖然普遍消費能力不行,生活上也很貧乏,但大家該乾的大事一件沒落?就是因爲老百姓在過日子的時候錙銖必較,算計下來了!
這個時候一件像樣一點兒的傢俱,桌啊櫃啊的,就是十幾塊、幾十塊一件。真的等到結婚的時候纔去攢,怎麼可能短時間攢的下來!這個時候結婚的準備時間可不會太長,常常是認識對象到結婚一年半載就領證了!
據說準備結婚的男青年會在食堂喫飯的時候只喝一碗特別便宜,甚至免費的清湯,一場婚禮準備下來可能會弄出個胃病。但有一說一,就算這麼省錢也攢不出一場婚禮的錢,所以只能是很早以前父母就幫着算計了。
這個時候的房子雖然不要錢(有就是有,那是單位分配的!沒有也就是沒有,想花錢買都沒有),但別的東西一樣要錢。置辦像樣的傢俱,少的話兩三百要吧?多的話就不說了,這個時候也少有人可以談‘多的話’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