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77終於到了。
站在新華書店門外, 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毛思嘉輕輕出了一口氣。停好自行車之後她就走進了書店——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就是兩年過去, 她心裏暗暗計算着時間,等到日曆翻過新的一頁,時間抵達一九七七的時候,就算是她也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她已經適應了這個特殊的時代, 知道了在這個時代生活的規則。甚至,在這個時代的很多人看來, 她應該是在這個時代生活的很好的人, 有的是人羨慕她呢!
工作順利、婚姻幸福、衣食無憂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如果毛思嘉是個普通的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女性, 她應該也會很滿意這種生活, 但她偏偏不是!對於一個曾經生活在開明、現代、自由社會的女孩子來說, 這個年代的很多東西都很不適應。
物質上倒是其次,毛思嘉的物慾並不算太重,條件好的時候用好一點兒的,條件跟不上的時候就用差一點兒的,她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而且真正說起來,她在這個時代也沒過過苦日子, 只不過物質上沒有上輩子那麼豐富、選擇那麼多而已。
但話又說回來了,上輩子生活的那個時代, 對於很多她那一代的年輕人來說,物質其實是過飽和的。具體表現爲年輕人常常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並且會買回來很多無用的、沒必要的東西。
真正讓毛思嘉不適應的地方在別處。
毛思嘉那一代的年輕人被稱之爲‘數字原住民’, 對於他們來說每天和各種智能產品接觸,享受便利的現代生活就是一種本能,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出現什麼新的科技產品,他們也不會像老一輩人那樣需要一個接受的時間,他們拿到產品,花幾分鐘摸索一下,就什麼都清楚了。
戒掉網絡,戒掉手機,這對於毛思嘉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這也不是最難的,畢竟她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嬰兒能幹嘛?那個時候她甚至不能太靈清地想事情。等到反應過來自己的處境之後,毛思嘉也就不那麼在意網絡、手機這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