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不是週末,又正好下午沒課,毛思嘉趁着這個空當一個人去了一趟醫院。
這年頭的老百姓,哪怕是城市居民都很少有進醫院的。大家有單位醫療室和街道診所,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在這些地方就足夠搞定了!而且一般有單位的都能完全公費。而若要去醫院,雖然只要單位夠好,別說自己能免費醫療了,家人也能但終究有一些額外的開支。
比如說掛號費、來回車費什麼的,別看不多,但在這個年代的人心裏,哪怕是幾分錢也是值得節省的。
毛思嘉從小到大也沒怎麼進過醫院,小時候因爲呼吸系統不太好倒是要看病來着,但一般也不怎麼來醫院。除非犯病,不然就是去診所取個藥而已。
而犯病是很少很少的,特別是她逐漸長大就更少了。
不過相對於一般人,她來醫院的經驗還是多一些的,所以能夠熟門熟路地掛號、等號、看病——這並不太費事。這年頭醫院少,醫生少,但相對來說病人也少的可憐!這樣也就免去了排隊、擁擠的苦惱。
幾十年後的人總是抱怨一場大病能夠耗幹一個家庭,然而現實就是這其實也是一種‘進步’。因爲那個時候人們可以用全部家產去賭一個奇蹟,換成是這個年代,連這個選擇都沒有。
公費醫療終究是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這年頭城市化纔多高?多的是沒有納入的人。而就算是公費醫療,在這這個年代的背景下,也有太多太多的病沒法治了只能徒呼奈何而已。
這大概也是醫院人少的原因之一吧。
“二十一號毛思嘉,毛思嘉到了嗎?”二十多歲的小護士站在診療室門口叫好,穿着白大褂(這個時候護士也穿白大褂),態度比幾十年後的護士要溫和不少——這也不是這個年頭的護士更有素質和風格,幾十年後的護士手頭多少事兒?處在那樣的勞動環境中,想要一直輕聲細語也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