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來源:觀復博物館 “虛榮之火”背後的故事
15世紀下半夜的佛羅倫薩,雖然文化藝術極度燦爛,卻難掩她在經濟上的衰退。經濟危機的時代,反對統治階級奢靡腐敗的呼聲最容易獲得廣大人民羣衆的響應。薩沃納羅拉的鬥爭矛頭不單指向當時的教皇,連他的資助人美第奇家族也沒放過。
洛倫佐一世去世後不到兩年,1494年,年僅24歲的法王查理八世攻入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敗北,被迫流亡,直到1512年纔打回佛羅倫薩城恢復統治。
1494年當佛羅倫薩出現權力真空時,薩沃納羅拉搖身一變成爲該城的精神領袖兼世俗君主,建立起佛羅倫薩宗教共和國。
此後四年清規戒律多如牛毛,整肅運動迅速蛻化爲毀滅文明的恐怖暴行:黃賭毒被禁還則罷了,飲酒、奏樂、下棋也被禁就有點不通人情了,甚至連針對lgbt的懲戒也由罰款變爲殘忍的處死……
總之,當資本已經公有而權力仍高度私有時,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便開始瀰漫起法西斯的氣味來。薩沃納羅拉執政期間最著名的政績非“虛榮之火”莫屬了。
1497年,他派遣未成年人挨家挨戶蒐羅書籍、繪畫、詩篇、棋牌、魯特琴之類的樂器、非天主教主題的雕塑、精緻的傢俱、華美的衣袍和女帽,甚至連化妝品和鏡子也被歸入奢侈品的範疇,其中當然也少不了美第奇家族收集的中國瓷器。
搜出來的所有這一切“美物”統統被扣上“享樂主義”的帽子,扔到佛羅倫薩“領主廣場”(piazza del signoria)上付之一炬。就連最喜歡異教主題的波提切利也對這位瘋僧信服得抑或恐懼得五體投地,義無反顧地將自己大量的傑作拋進這堆“虛榮之火”,作爲向原教旨主義統治者表忠心的投名狀。
頗具反諷意味的是,就在“虛榮之火”餘燼未熄的轉年,瘋僧薩沃納羅拉在同一廣場上被羣衆施以絞刑和火刑。
『文藝復興·鍊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