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第3/7頁)
大河東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看着女兒這房子順利建成,蘇淺明心裏很滿足,而且女兒和外孫成了烈士家屬,要起房子村裏那是無比的配合,沒有木頭就出木頭,缺啥基本上都會友情贊助一些,就連半大的孩子,他們去上工得到的工分都要比同齡人多一些。
捱過這段時期,有着村裏的特殊關照,壓力就沒那麼大了,最起碼有這麼多人照應拉扯大這些孩子是沒問題的。
房子建好了,墓地也選好了,用張平留下來的破碎的衣服立了一個衣冠琢。
軍功章之類的蘇茴都收了起來,打算等以後長大了給張保國他們。
這房子的格局,是對稱的,進門就是客廳,然後左右兩邊各兩個房間,而在客廳的後面,則是廚房和洗澡間,廚房那裏還有個小門,小門隔了一段距離,就是用泥磚房建起來的廁所和柴房,柴房旁邊是空着的豬圈。
柴房,自然是用來裝柴的,廁所跟現在的廁所不一樣,這廁所就是一個小桶,還有地上買個大缸,埋進地裏,然後搭上兩塊木板,分別讓你解決大小號,這條件已經不錯了,比如說張根他們那邊,沒有大號的地方,要上只能去公用的茅房,那味道,的不行。
這些都是肥料,指望糧食多一些,就靠這些,有些人不想把大號上在那裏,就會偷偷在自己家找個地方存起來肥自家的自留地。
有的人去別人家做客,想上廁所了,還得要憋着回家,因爲不想便宜了別人家的地。
除非逼不得已,在野外解決什麼的,不存在的,怎麼能白白便宜了路邊的野草野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