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第2/7頁)
大河東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青點比起大多數村民,物質方面都要匱乏一點,有家人補貼的還好,像謝睿,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爸媽寄來的麪粉肉乾及各種錢票,但是大部分沒有什麼補貼,有些還要從自己的牙縫裏省出口糧寄回家裏去,這就導致他們餐桌的東西比村裏人的要少得多,難得有一樣配菜,還是這麼好喫的配菜,算起來自己材料也能出得起,不止一個人心動了,想要請蘇茴幫忙,製作一些豆醬,他們自己出豆子和手工費,畢竟無親無故的。
這個說情的人選,看來看去就謝睿最合適。
同樣當小學老師的知青倒是跟蘇茴更熟,但是他們兩個都是老知青,熬不住那遙遙無期的回城可能,已經在當地成家,早就從知青點搬出去了。
謝睿問明白了他們的打算,就答應去問問。
能收取一些手工費,多少也是一門進項了,不是特別麻煩的話,答應的可能性挺大。
對村裏來錢門路少,去換糧食雞蛋很容易的謝睿深有感觸。
被蘇茴做的醬俘虜的,不僅僅只是知青點,張錦華同樣是被俘虜的一員,過年時二嬸送來香菇肉醬喫的節省,也見底了。
放一點點,那一頓飯就能喫得津津有味,李滿芬到後面都不給孫女們喫了,給她們就意思意思的沾一點點,還不夠送一口的,在家裏面,她一向是把孫子跟孫女分開區別對待的。
爲了喫得久一點,她中途還自己弄了一些料,混合着煮了加進入,這樣一來雖然相比起原先味道是差了些,但也可以,還能喫更久。
徹底見底了,張錦華就焉了,他們除了過年過節,根本就喫不到葷腥,這香菇肉醬是唯一能夠喫到肉的,現在也沒有了,他喫飯都懨懨的,看着兒子這樣,趙來娣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