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在太茂七年,亳(bo)地有怪異的桑樹與楮(chu)樹合生在朝堂之上,且一夜之間就有一人合抱大小。
太茂感到害怕,便詢問國相伊陟,伊陟答道:“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
伊陟大概的意思便是,臣聽說過,妖魔鬼怪是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大王的爲政或許有什麼過錯,(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大王能夠修養德行、仁政,(自然就能免除災禍)。
太茂聽從了伊陟的建議,桑樹與楮樹很快便枯萎了。
伊陟的這句話其實很好得反映了當時商王朝的鬼神文化,鬼神的文明籠罩在商王朝的頭頂,但君主賢士內修聖德、外輔仁德,敬鬼神卻不畏鬼神。
而後一句則頗有後世天人感應的意思在裏面。
商王朝的鬼神文化是深刻而隨處可見的,他體現在民衆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在貴族王公的祭祀墓葬之中。
可到了商王朝的後期,鬼神文化在數百年的發展之中,漸漸式微了,隨着神權在與王權的鬥爭中最終被壓制,原始血腥的鬼神文化退出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