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齊國原本打算以齊後莊公的喪事來求諸侯退兵,可惜沒有成功。
七月,諸侯在重丘(今山東茌平)結盟,這是因爲齊國向諸侯求和
宋平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五四七年,衛國發生動亂,孫文子(孫林父)逃到晉國,請求晉國安定衛國,送衛獻公回衛國。
六月,宋國大夫向戌與魯襄公、晉國大夫趙武、鄭國大夫良霄、曹國人在澶淵會見,準備討伐衛國。
《春秋》沒有記載向戌的名字,是因爲他與會遲到了,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也就是這一年,宋平公殺死了其太子痤,立他的小兒子佐爲繼承人。
宋平公三十年,即公元掐五四六年,宋國執政大臣向戌利用自己與晉國趙武、楚國令尹子木都交好的關係,宋國處於晉、楚兩國的交鋒中心,再一次促成了弭兵會盟。
這一次弭兵會盟,晉、楚兩國平分霸權,由於相較於幾十年前,諸侯間的關係和諸侯內部的矛盾又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楚國被吳國不斷鉗制,已顯疲態,在與晉國的兩次大戰也都以失敗告終;晉國內部諸卿與君主的矛盾衝突已經深深埋下,秦國又在西邊虎視眈眈。
而這一次的弭兵會盟也要比上一次的更加成功,中原之地十幾年沒有再起爭端,晉、楚兩國數十年沒有再有直接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