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月,魯國改葬魯惠公,這是因爲當初藏魯惠公的時候,魯國正與宋國打戰,太子允又太年幼,所以魯惠公的葬禮並不完備。
而魯隱公雖然是事實上的國君,但是卻不能以喪禮的主持者到場,因爲太子允纔是魯惠公合法的繼承人,所以,《春秋》同樣沒有記載這件事情,這是對魯隱公的尊重。
衛桓公到魯國來參加葬禮,但是沒有見魯隱公,《春秋》同樣沒有記載,也是對魯隱公的尊重。
鄭國發生叛亂(共叔段之亂),鄭國與虢國率領周天子的軍隊攻打衛國,同時請求邾國出兵,邾國國君便派人私下裏希望公子豫一同出兵,公子豫詢問了魯隱公,但魯隱公沒有同意,可公子豫還是出兵討伐衛國了,與邾國、鄭國在冀地會盟。
《春秋》因爲這沒有得到魯隱公的同意,便也沒有記載這件事情。
魯國新建南門,但這不是魯隱公的命令,《春秋》同樣沒有記載。
十二月,祭伯(祭國國君,周公旦第五子爲初代國君)到魯國來,但並不是奉了周王的命令。
公子益師(魯孝公之子,字衆父)去世,但是魯隱公沒有參加小斂(舊時喪禮,爲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的禮節),所以《春秋》沒有記載公子益師去世的具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