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魯文公二年,即公元前六二五年,春季,製作魯僖公的神主牌位放入祖廟,這是不符合禮制的。因爲實在是太遲了。
國君去世,等到安葬十幾天,就應該製作神主牌位放入祖廟單獨祭祀,之後便同歷代先君一起祭祀。
晉國由於魯文公沒有到晉國去朝見,便討伐魯國,於是魯文公便到晉國去朝見了。
四月,魯文公與晉國大夫陽處父結盟,這是晉國羞辱魯文公才這樣做的。
六月,公孫敖與宋成公、陳共公、鄭文公和晉國司空士縠,這是因爲晉國攻打衛國的緣故。
冬季,魯國將在太廟祭祀,魯國大夫夏父弗忌擔任宗伯,掌管宗廟祭祀,將魯僖公的祭祀次序排在了魯閔公之前,這是不符合禮法的。
因爲按照宗廟祭祀的制度,先君應該是排在前面的,也就是說魯閔公應該排在魯僖公的前面。
可夏父弗忌十分推崇魯僖公,認爲魯僖公是有明德之君,應該排在魯閔公的前面。
主事的人就對夏父弗忌說,宗廟祭祀是要遵從昭穆之制的,用來排列國君世系的先後,明確後人的親疏關係。祭祀,是彰顯孝道的。樂師與史官要記錄國君世系的先後,宗伯和太祝要記載昭穆的次序,這樣還害怕會出現失禮的情況,您現在卻要把您以爲明德的魯僖公排在前面,卻把先君閔公排在後面。從玄王(商朝的祖先,帝嚳的兒子)到主癸(成湯的父親)都比不上成湯明德,從后稷(周朝的祖先,帝嚳的嫡長子)到王季(周文王姬昌之父)都比不上週文王、周武王的明德,可商人和周人在祭祀的時候,會把他們放在前面嗎?宋國祭祀帝乙,鄭國祭祀周厲王,他們都不是明德之君,可依舊得到祭祀,這也是對先祖的尊崇。魯國人不像商人和周人那樣做,卻要改變祭祀的次序,這怎麼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