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七) (第5/11頁)
用戶憤怒的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受宣撫處置使張浚賞識,升爲統制。建炎四年,進兵收復永興軍,受任爲權永興軍經略使。
同年,在張浚指揮下參與富平之戰。戰後與其弟吳璘收攏散兵並在次年的和尚原之戰中先破金將沒立,烏魯,摺合等又大破金帥完顏宗弼所部重兵,獲空前勝利。
因功建節,拜鎮西軍節度使,此後在饒風關,仙人關一帶與金軍對壘十年並策應岳飛北伐。
官至保平靖南兩鎮節度使,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紹興九年病逝於仙人關。
時年四十七歲,獲贈少師,諡號“武安”。淳熙三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吳玠長期鎮守四川,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他汰冗員,節浮費,與胡世將創轉般折運法使糧儲充足。
“微吳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吳氏兄弟先後鎮守川蜀數十年,史家贊其“綏輯人民,輔寧國家,可謂悉心以勤其事者。”
大宋歷史上那些傑出的軍事將領似乎總是以組團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楊家將,呼家將,折家軍,種家軍,岳家軍等等皆是將才輩出。
南宋初年的抗金戰場主要有三個:一是以韓世忠爲代表的江淮戰場,二是以岳飛爲代表的中原戰場,三是以吳玠,吳磷兄弟爲代表的西北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