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稻上山”其實是個正兒八經的科研課題。
農用地分耕地和山地。隨着人口增長和對副食品要求提高,原有耕地產糧數量越來越不夠用。農學家們開始研究山地和鹽鹼灘塗水稻種植技術。
山地水稻種植技術俗稱水稻上山。鹽鹼灘塗水稻種植技術俗稱水稻下海。
幾百上千年來,山地農民爲了裹腹,在山石間,這裏找個坑,那裏整塊地,把平地水田稻種栽在山上。看天喫飯,收多少是多少。漸漸有些水稻品種流傳下來。這些品種確實有抗旱的特性,那是物競天擇的結果,也有“農民科學家”天性琢磨的作用。
研究山地水稻種植技術的農學家,爲了科研經費,又被院士頭銜誘惑,到西南潮溼山區,拿來農民在山頭世代播種的稻種進行研究,稍加改頭換面,作爲自己的科研成果。
這些“科研成果”其實還沒成熟,用科學方法進行幾代培育,未嘗不能搞出真正適合山地種植的水稻。農學家知道這道理,所以向上頭申請立項要研究經費。他們的出發點倒不是騙錢。
大規模開山造田,推廣這些研究成果水稻,本來還不到時機。
這時卻出現了農學家無法把控的局面:高山水稻這一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有關部門作出決議開始試點推廣高山水稻,預算充裕;各山區縣市擠破頭申請納入試點名單;…高田辦統籌負責山地梯田整治事宜,如果縣市繞開高田辦開山造田,取消試點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