霂子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貞觀十一年,太宗令,民間多發展農業,提農耕術,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輕徭薄賦,崇尚節儉,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下令免去四方珍貢,農業及民生欣欣向榮。
十一年二月,除京師外,全國各州縣都置勸農使一員,招撫流亡回鄉,授田給予耕作以安定民生。」
這是他的父皇李世民的;
[貞觀二十三年,八月,河東道地震,晉州地震,累計死五千餘人,羣臣議論。又三日,二震,還是晉。免除二年的賦稅徭役,又給宗室、元老功臣們加官進爵。十一月,晉州三震。冬無雪。]
這是他李治才上任時的。
太宗走的突然,他接任時就是接連的天災人禍,冬天甚至沒有雪…好容易捱到改元永徽,不想晉州…繼續又震。
當年他雖爲皇,卻也只是二十歲的少年,只能對大臣們承認錯誤說:“朕登上大位之後,定是賞罰不公、政教不明,導致晉州等地多次發生地震。諸位愛卿,要上書,評論朕的過錯,讓朕及時整改。以祈求風調雨順……”
這也是被載入史冊的,可認錯轉變不了什麼局面,晉州還是第五次地震。
災害多,不是重點,重點是,不能及時的解決,
天災,人心齊可解,人心險惡,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