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活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霹靂舞”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風靡全國,特別是美國電影《霹靂舞》以及由中國“搖滾王子”陶金主演的《搖滾青年》上映以後,幾乎每個城市的學校、工廠以及市政廣場等公共場所,都有熱愛搖滾的年輕人和着火爆激烈的搖滾舞曲,在那裏忘情地跳着蹦着搖着,周圍也肯定會有一大批觀衆圍着如癡如醉地觀賞鼓掌喝彩。
葉鳴在學校本來就是個文體活躍分子。他的家鄉新冷縣灣頭鎮雖然地處荒僻,但民俗文化卻很發達。因此,葉鳴從小不僅習武,而且會拉二胡、會吹笛子、會唱山歌。
上大學以後,他多次在各種文藝匯演和班會活動中表演武術、二胡、笛子,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後來他又學跳“霹靂舞”,沒想到第一次表演就在學校引起了轟動。
原來,葉鳴因爲常年習武,對各種動作領悟力極強,又加之身體柔韌性非常好,而且還能在跳舞過程中加入一些武術動作,比如前後空翻、鯉魚打挺、騰空飛躍、就地旋轉等等,這些在別人看來千難萬難的高難度動作,在他而言卻是小菜一碟,而且在做完這些動作後,他還能汗不流氣不喘,非常從容瀟灑,這讓他的那些同學既羨慕又佩服,所以就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霹靂王子”……
因此,當那首的士高音樂《歐陸特快》開始播放的時候,很多同學便叫了起來:“葉鳴,跳霹靂舞。我們已經六年沒看你跳了,今天你一定要給我們表演個盡興。”
與此同時,一個同學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條紅綢帶,不容分說地把它纏繞在葉鳴的額頭上——這種額頭纏紅綢帶的裝飾,就是跳“霹靂舞”的經典造型。
葉鳴此時還是半醉的狀態,加之他又急於擺脫小薇的糾纏,於是也不推辭,請一個同學打開閃光旋轉燈,一個縱步躍入包廂正中央,扭動腰身開始了“霹靂舞”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