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凡走在去縣衙的路上,看着城中湧入得大量難民,心裏十分難受。對歷史並不精通的他這才記起,原來這大明朝的邊疆是如此的不安穩。可是這個身體的記憶中,韃子卻是很少來劫掠,就算有也只是小股,從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入侵。張凡按下心中疑問,快步向縣衙走去。
張凡來到縣衙,衙役看到他,也不阻攔,將張凡迎了進去。張凡詢問馬縣令在何處,衙役告訴他馬縣令在後堂處理公務,正要派人去尋張凡,當下正好,衙役立刻將張凡請了進去。
張凡來到馬縣令的書房,見他正在寫什麼東西。馬縣令看到張凡來了,叫他坐下,匆忙寫完筆下的信件,着人立刻送往慶陽府衙。這才轉身與張凡說話。
“賢侄來了,可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馬縣令問道。
“晚生知道,我正是爲此事而來,母親已經在家中收留了不少人,做些粥飯與他們充飢。”張凡說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令堂果然是菩薩心腸啊!”馬縣令嘆了一句,又接着說道,“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十分明白,只知道韃子昨夜糾集了上萬人,乘我延安府兩城巡司換防之際,劫了延安府和它下面的三個縣,估計有一兩萬人無家可歸,死傷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那韃子這麼多年不見動靜,爲何這次突然來劫?”張凡聽到形勢這般嚴峻,趕忙問道。
馬縣令長嘆一聲,說道:“你可知道我身爲一個文官,本不會做這邊疆縣城的縣令。大明曆來北疆的縣令幾乎都是武人出生,只不過這些年來,韃子的騷擾越來越少,這北疆的縣令纔有文官來做。”
“是不是韃子注意到這邊的動向,所以纔打算重操舊業?”張凡問道。